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月黎梅萼刺史斋中纳凉》
《五月黎梅萼刺史斋中纳凉》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一水何烦远溯洄,荔支湾上柳塘隈。

大夫旧创迎风馆,中圣新持避暑杯。

疏雨洒松棋子落,暗潮翻荇棹歌来。

濠梁陈迹湘累怨,玉麈挥残赋莫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潮(àn cháo)的意思:指暗流涌动、危机迫近的局势。

避暑(bì shǔ)的意思:避暑指的是为了避免炎热天气而采取措施,通常指到凉爽的地方度过夏天。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大夫(dài fu)的意思:指医生或医学专家。

濠梁(háo liáng)的意思:濠梁是指城墙或堤坝上的悬崖峭壁,也用来比喻高耸的大楼或高大的山峰。

何烦(hé fán)的意思:何烦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为什么要麻烦自己”。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愿意做麻烦或费力的事情。

荔支(lì zh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看似光鲜亮丽,实际上却空洞无物、不可靠。

梁陈(liáng chén)的意思:指梁国和陈国,用以形容两个相距很远的地方。

柳塘(liǔ táng)的意思:柳塘是指柳树丛生的池塘,比喻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地方。

棋子(qí zǐ)的意思:比喻被人利用、操纵的工具或牺牲品。

湘累(xiāng lèi)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

迎风(yíng fēng)的意思:顺风而行,迎着风向前进。

玉麈(yù zhǔ)的意思:形容人的美德高尚,品行端正。

棹歌(zhào gē)的意思:指划船时的船夫唱歌,比喻工作努力、精神饱满。

中圣(zhōng shèng)的意思:指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高尚至善的人。

迎风馆(yíng fēng guǎn)的意思:指顶风向前的人或事物,形容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时节在黎梅萼刺史斋中纳凉的情景,充满了夏日的清凉与宁静之感。

首联“一水何烦远溯洄,荔支湾上柳塘隈”以轻快的笔触描绘了水边的景色,远处的水流无需费力溯洄,近处的荔支湾上,柳树环绕的池塘边,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

颔联“大夫旧创迎风馆,中圣新持避暑杯”则将场景转向了斋中,大夫(古代官职)留下的迎风馆,如今成为避暑的好去处,主人手持中圣(一种酒名)的酒杯,享受着夏日的清凉。

颈联“疏雨洒松棋子落,暗潮翻荇棹歌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稀疏的雨点落在松树上,棋子般的雨滴落下,暗流涌动,划船的歌声传来,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悠然自得之中。

尾联“濠梁陈迹湘累怨,玉麈挥残赋莫裁”则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濠梁之上,庄子与惠施的辩论已成陈迹,湘累(屈原的别称)的哀怨似乎仍在回响,主人手持玉麈(拂尘),面对未完成的诗篇,思绪万千,难以割舍。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纳凉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与故事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过往时光的深深怀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玫瑰

浓芳郁郁满阶栽,琬琰标名玉篆回。

沉水和香沾?韎,火齐等价压琼玫。

日蒸更觉胭脂暖,风过俱闻麝剂开。

此际百花输气息,尽教蜂蝶为君来。

(0)

和渔父词·其十一

冲波棹子橛头船,青草湖中欲暮天。

看白鸟,下长川,点破潇湘万里烟。

(0)

观山水障歌

适来一观山水障,万里江山在其上。

远近犹如二月春,咫尺分成百般像。

一岩嵯峨入云际,七贤镇在青松里。

潭水澄泓不见波,孤帆滉漾张风势。

钓鱼老翁无伴侣,孑然此地轻寒暑。

滩头坐久鬓丝垂,手把鱼竿不曾举。

树婀娜,山崔嵬,片云似去又不去,双鹤如飞又不飞。

良工巧匠多分布,笔头写出江山路。

垂柳风吹不动条,樵人负重难移步。

(0)

奉和徵明游洞庭东山诗七首·其一

峰掩晴窗水映帘,便留三宿不虚淹。

閒云爱客常陪榻,微月窥人直下檐。

昏籁静来闻扰扰,灯花时自落纤纤。

知君诗学多新益,亲到眉山谒子瞻。

(0)

雨荷

胡椒八百斛,千古笑其愚。

如何绿玉斗,终日量明珠。

(0)

小筑

性本耽篇籍,尤怜诵绝交。

先生号东郭,小筑选西郊。

花雾侵衣袂,茶烟亚竹梢。

坐行都自适,好鸟正咬咬。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