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还返释言·其五》
《还返释言·其五》全文
宋 / 薛季宣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陶甓与镕金,火出资坚久

炭木已焚如,万祀长不朽

功成在炉灶,炉灶凭何有

不见轩辕,鍊宝荆山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朽(bù xiǔ)的意思:永远不会消失或被遗忘的;永恒的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出资(chū zī)的意思:指出钱财投资或出资帮助他人。

焚如(fén rú)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燃烧得像焚烧一样。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坚久(jiān jiǔ)的意思:持续努力,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

荆山(jīng shān)的意思:指险峻的山峰或山岭。

炉灶(lú zào)的意思:炉灶是指炉子和灶台,比喻家庭、家庙或家庭生计。

山首(shān shǒu)的意思:指山的顶端或最高处。

陶甓(táo pì)的意思:指陶瓷器皿的形状独特,非常坚固耐用。比喻人的品质坚定不移,不受外界诱惑的侵蚀。

轩辕(xuān yuá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轩辕黄帝,也用来形容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地位。

鉴赏

这首诗以“陶甓与镕金”开篇,巧妙地将陶器和金属制品相提并论,隐喻着人类文明的创造与积累。通过“火出资坚久”一句,诗人强调了火的力量,它不仅能够熔炼金属,也能塑造陶器,象征着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的结合,共同铸就了历史的辉煌。

接着,“炭木已焚如,万祀长不朽”描绘了火的永恒作用,即使炭木燃烧殆尽,其留下的痕迹却能长久存在,寓意着人类文明的传承与不灭。这种对时间与永恒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功成在炉灶,炉灶凭何有”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真正的功绩并非由炉灶本身所成就,而是人类智慧与技艺的结晶。这里的“炉灶”象征着工具与手段,而“功成”则是指通过这些工具与手段所达到的目标与成就。

最后,“不见古轩辕,鍊宝荆山首”以古代传说中的黄帝(轩辕)为例,黄帝曾于荆山之巅炼制宝物,暗喻着古代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然而,诗人在结尾处提出疑问,似乎在反思,真正的创新与成就是否真的能被后世完全理解或继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火、陶器、金属、炉灶等元素的描绘与思考,探讨了人类文明的创造过程、工具的作用、以及对时间与永恒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作者介绍
薛季宣

薛季宣
朝代:宋   字:士龙   号:艮斋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生辰:1134~1173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猜你喜欢

次韵答兰舫见怀

微黄病叶堕疏林,刚值君来踏叶寻。

又喜鱼缄冲雨至,不随鸥梦与波沈。

雅人心醉原如酒,知己情多岂在金。

况有新诗能寄我,清于瘦玉七条音。

(0)

登楼

春晚北楼上,风多忘日暄。

见花思酒客,望柳忆柴门。

高下城中屋,青黄水上村。

谁知飘泊处,犹似触篱藩。

(0)

宏证庵避雨

重云压翠微,秋林响不定。

洒洒飞雨来,寻行入幽径。

室静凝清香,堂虚应孤磬。

目从寂灭观,耳向虚无听。

茶熟话三乘,发余禅悦性。

(0)

题钱南渟生圹

白筑蓉城寄此身,达观岂必厌红尘。

纵然岁月留人住,马鬣高封不碍人。

(0)

金陵六佳园

中山池馆碧溪滨,乔木荒凉迹就湮。

朱爵已迷巢燕宅,青门并少种瓜人。

祇余苔藓滋三径,大半楼台属四邻。

更上危亭看落照,钟山东麓锁烟榛。

(0)

晚兴

月破竹梢烟,阶除叠玉钱。

虫声依户冷,镫火向人煎。

心静书多味,霜清菊正妍。

忽闻宾雁过,秋士感华年。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