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云 石 深 趣 堂 宋 /陈 宓 广 文 官 舍 先 无 尘 ,谁 着 岚 光 几 上 陈 。个 里 尽 消 三 伏 暑 ,胸 中 长 作 四 时 春 。不 因 泉 石 耽 成 癖 ,那 褒 箪 瓢 味 更 真 。顾 我 年 来 羁 吏 鞅 ,清 闲 羞 见 读 书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癖(chéng pǐ)的意思:指某种不良习气或嗜好已经成为人的固定习惯。
箪瓢(dān piáo)的意思:指简朴的生活方式或生活条件。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伏暑(fú shǔ)的意思:指夏季的酷暑已经过去,进入盛夏,天气开始凉爽。
个里(gè lǐ)的意思:指个人内心深处的想法、意图或秘密。
官舍(guān shè)的意思:官舍是指官员的住所,也可以用来比喻官员的地位和权力。
广文(guǎng wén)的意思:指广泛涉猎文化,博览群书的学问。
岚光(lán guāng)的意思:指山间云雾散开后,阳光透过云雾洒在山间的景象。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样子。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清闲(qīng xián)的意思:指安逸、宁静、无事可做的状态。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上陈(shàng chén)的意思:上报、呈送上级
书人(shū rén)的意思:指读书人,有学问的人。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文官(wén guān)的意思:指在政府机关中任职的官员。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中长(zhōng cháng)的意思:
指相当于一般人的身高。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中有丈八金像一躯,中长金像十躯。” 周祖谟 校释:“所谓中长者,指与人高度同等之义。”
读书人(dú shū rén)的意思:指喜欢读书、勤奋学习的人。
- 翻译
- 广文官舍环境清静无尘,谁又在几案上摆放着山岚之景呢。
这里能消除三伏天的炎热,心中四季如春般宁静。
如果不是因为热爱山水而沉溺,怎能品味出简朴生活的真谛。
想到我近年来为官劳累,见到清闲的读书人就感到惭愧。
- 注释
- 广文官舍:指广文馆的官舍,古代学舍之一。
岚光:山间的雾气或云气,代指自然景色。
几上陈:几案上的摆设。
个里:这里,指官舍内部。
三伏暑:夏季最热的三个月。
四时春:四季如春,形容心境平和。
泉石:泉水和山石,常用来象征隐逸生活。
耽成癖:沉溺成癖,深深喜爱。
箪瓢:竹篮盛饭,瓢盛水,形容简朴生活。
羁吏:为官在外,奔波劳碌的官员。
鞅:束缚,形容忙碌。
读书人:泛指有学问的人。
- 鉴赏
这首宋诗《题云石深趣堂》是陈宓所作,描绘了广文官舍的清雅环境和主人的高洁情怀。首句“广文官舍先无尘”,点出书房的洁净,暗示主人的品性高洁。次句“谁著岚光几上陈”则通过问句,赞美了书桌上自然景色的融入,增添了诗意。
“个里尽消三伏暑”表达出书房内的清凉宜人,仿佛能驱散炎热,四季如春,体现了主人对学问的热爱和生活的淡泊。接下来,“不因泉石耽成癖,那识箪瓢味更真”进一步揭示了主人不为外物所累,享受简朴生活的境界。
最后两句“顾我年来羁吏鞅,清闲羞见读书人”,诗人自谦为奔波劳碌的官员,对于能有如此清闲读书的环境和心境感到羞愧,流露出对读书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现状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主人的高雅情趣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州道中·其三
急瀑飞高峰,其势必下注。
溪涧一受之,众流悉奔赴。
怪石生当中,冲激作奇怒。
淜湃方鼍鸣,岝崿犹虎踞。
极力为争衡,其意若相妒。
遂令白练飞,莽然四森布。
殷雷鸣一山,喷雪溅百步。
仆夫蹋波行,浅流仍屡渡。
奇观既目眩,异响复心怖。
山行无迟留,见此为少驻。
高咏苍茫间,天风吹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