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樽谁共酌,清话有邻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卜筑(bǔ zhù)的意思:卜筑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为预测建筑。它形容人们在建筑之前,先进行卜问神明,以预测建筑的好坏。
东篱(dōng lí)的意思:东篱是指东边的篱笆,比喻境界高、品德纯洁的人。
方竹(fāng zhú)的意思:指直立而高耸的竹子,比喻人的品行高尚,不屈不挠,坚定不移。
佳趣(jiā qù)的意思:指美好而有趣的事物或经历。
郊外(jiāo wài)的意思:指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离城市较近的地方。
靖节(jìng jié)的意思:指保卫国家、捍卫正义、守护节日等的行为。
开门(kāi mén)的意思:打开门户,比喻开始或开创某种事业或行动。
篱菊(lí jú)的意思:篱菊是一个比喻,形容人的才华或者品德隐藏在平凡之中,不被人们所重视。
芒鞋(máng xié)的意思:形容穷困潦倒,没有鞋子穿。
门对(mén duì)的意思:指两扇门相对而立,形容两个相对的事物或人在位置上完全对称。
乔松(qiáo sōng)的意思:指人的行为高尚、品质纯洁,不受外界诱惑而坚守正道。
清话(qīng huà)的意思:
(1).高雅不俗的言谈。 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信宿酬清话,益復知为亲。” 唐 岑参 《虢州卧疾喜刘判官相过水亭》诗:“见君胜服药,清话病能除。”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摩诃庵》:“又 江夏 郭正域 《法藏寺》诗:‘……清话逢玄度,论文有辨才。’”
(2).犹言风凉话。《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时外边都晓得库里失了银子,尽来探问,到拌得口乾舌碎。内中单喜欢得那几个不容他管库的令史,一味説清话,做鬼脸,喜谈乐道。”
(3).闲谈。《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小生从县间至此,见天色已晚,特来投宿庵中,与师父清话。”
(4).满语。《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他们在那里翻 清 话,咕嚕咕嚕,我们不懂。”徙倚(xǐ yǐ)的意思:倚靠、依赖。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
方竹杖(fāng zhú zhà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并且能够以身作则影响他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于西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首句“卜筑西郊外,开门对碧峰”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诗人选择在西郊筑屋,开门即可见到青翠的山峰,透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
接着,“芒鞋方竹杖,徙倚抚乔松”两句,通过描述诗人穿着芒鞋,手持竹杖,在松树下漫步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其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徙倚”意为徘徊、流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浸与欣赏。
“靖节多佳趣,东篱菊满丛”则借用了陶渊明(字靖节)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陶渊明以种菊著称,此处“东篱菊满丛”不仅描绘了菊花盛开的美丽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樽谁共酌,清话有邻翁”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与邻近的老翁交谈的情景。这里的“一樽”指一杯酒,“清话”则是指清雅的谈话,体现了诗人与邻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简单生活乐趣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隐居乡村、亲近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美好情境,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即事·其二
半日犹蹙眉,此际眉忽展。
欢喜容愉愉,诘问情款款。
药饵需人煎,谁与尔相伴。
安否有人看,谁与尔相善。
尔衣或单寒,尔运亦屯蹇。
一一诉根原,烛昏花再剪。
出门望星天,斗柄已东转。
昨宵觉夜长,今宵觉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