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
《次韵》全文
明 / 霍与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万树桃燃一洞霞,结茅洞口是谁家

不知天地此何世,惯见春山开乱花。

石窦引泉鸣碧玉,药炉有火煮丹砂

年来九转将就普济群生应未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玉(bì yù)的意思:碧玉是指翡翠这种美丽的宝石,用来比喻美好、珍贵的人或物。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丹砂(dān shā)的意思:丹砂是指赤红色的矿物,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或重要的人物。

将就(jiāng jiù)的意思:勉强接受,委曲求全

结茅(jié máo)的意思:指结交朋友,结成亲密的关系。

九转(jiǔ zhuàn)的意思:形容事情经历多次转变或经历多次考验后才能成功。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普济(pǔ jì)的意思:普遍施济,广泛救助。

群生(qún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生物或事物聚集在一起生存或繁衍。

石窦(shí dòu)的意思:指人的耳朵聋得像石头一样,形容听力极差或不听劝告。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普济群生(pǔ jì qún shēng)的意思:普遍救助众生,使众人得到帮助与救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画卷。诗人以“万树桃燃一洞霞”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色彩对比,将满树桃花比作燃烧的云霞,营造出一种热烈而绚烂的景象。接着,“结茅洞口是谁家”,则引人遐想,仿佛在幽静的山洞口,有一处隐居之所,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神秘。

“不知天地此何世,惯见春山开乱花。”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世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诗人似乎置身于一个与外界隔绝的世界,只有四季更迭中的春山花开,成为他日常的一部分,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石窦引泉鸣碧玉,药炉有火煮丹砂。”这两句则转向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石窦中泉水潺潺,如同碧玉般清脆悦耳;药炉旁火焰跳跃,煮着珍贵的丹砂,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含了对修炼之道的追求。

最后,“年来九转功将就,普济群生应未涯。”诗人表达了自己通过多年的修行,即将完成修炼,达到某种境界,同时心怀普度众生的宏愿。这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精神追求,也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人生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宇宙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霍与瑕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猜你喜欢

至日子鸣再过

头戴小乌巾,閒游逐市尘。

到门风雪暮,剧饮性情真。

坐久因行炙,羹稀秪忆莼。

君卿解唇舌,得似好玄人。

(0)

奉命至西山坟园·其一

回首长杨苑,风霜始觉秋。

青山低卷幔,寒日淡披裘。

杨柳兼村落,菰蒲有钓舟。

佩鱼虽汉使,还得采真游。

(0)

忆归

久客念将归,重嗟筋力违。

蘼芜长送客,荷芰未裁衣。

白首贫交少,青山旧业微。

伤心同海燕,懒向画梁飞。

(0)

肇庆李东渠中丞邀游洒然亭次韵二首·其二

崧台今夕是何年,投辖倾杯见此贤。

半亩方塘开罨画,一亭明月共澄鲜。

习池已觉心俱醉,宣室还看席屡前。

勋业古来戎马地,可能无意勒燕然。

(0)

白莲·其三

风清月皎露华凉,深隐花丛暗递香。

寄语玉人休折尽,夜深留伴睡鸳鸯。

(0)

金马寺

东林金马寺,南亭金马关。

往来皆马客,试问谁者贤。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