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蚊满八区,可尽与相格。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区(bā qū)的意思:八区是指在城市规划中,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用以区分不同的功能和发展方向。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啖咋(dàn zǎ)的意思:指人们相互之间吃饭时,互相争食的情景。
得时(de shí)的意思:把握时机,及时行动。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踪迹(zōng jì)的意思:指追踪的痕迹或线索。
- 注释
- 朝蝇:早晨的苍蝇。
驱:驱赶。
暮蚊:傍晚的蚊子。
拍:拍打。
八区:四处、各处。
尽:全部。
相格:对抗、较量。
得时:好时机。
恣啖咋:尽情享用。
凉风:秋风。
扫:清除。
踪迹:痕迹。
- 翻译
- 清晨的苍蝇无需驱赶,傍晚的蚊子不必拍打。
无论是苍蝇还是蚊子充斥四周,都可以尽情与它们对抗。
它们的好时光能持续多久呢,就让它们尽情享用吧。
九月的凉风吹来,它们立刻消失无踪。
-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杂诗四首(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界细小生命的观察,表达了顺应自然、适时行事的哲理。
"朝蝇不须驱,暮蚊不可拍。" 这两句写出了早晨的蝇虫和傍晚的蚊子都没有必要去驱赶或拍打,它们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与人类共存。
"蝇蚊满八区, 可尽与相格。" 这里“八区”可能指代广阔的地区,而“可尽与相格”则表明诗人愿意与这些小生命和谐相处,共同存在于这个世界。
"得时能几时,与汝恣啖咋。" 这两句中的“得时”意味着顺应时机,“能几时”则是询问在何种时候可以如此,“与汝恣啖咋”表达了诗人愿意与自然界中这些小生命一同享受食物,体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境界。
"凉风九月到,扫不见踪迹。"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秋天的景象,凉风吹过,大自然似乎已经平复,没有了之前蝇蚊的踪迹。这也许在暗示着季节更迭、万物更新的自然规律。
整首诗通过对小生命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微小生命的尊重与顺应,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