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千树橘,花外万重山。
湿鸟归恒暮,孤云去不还。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得志(dé zhì)的意思:指得到自己所追求的成功和满足。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啸歌(xiào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高亢激昂,充满激情和豪迈。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掩关(yǎn guān)的意思:掩饰、隐藏真相
重山(chóng shān)的意思:指山峰叠嶂,形势险要。
不得志(bù dé zhì)的意思:指遭遇不如意的事情,没有达到自己的志向或目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后登楼远眺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首句“行眺不得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失意与无奈,他漫步于山水之间,却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接着,“萧然还掩关”一句,以“萧然”形容心境的落寞,而“还掩关”则暗示了暂时的逃避或自我封闭。
“雨中千树橘,花外万重山”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美的氛围。雨后的橘树与远处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慨。
“湿鸟归恒暮,孤云去不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湿漉漉的飞鸟归巢,显得孤独而疲惫;而那飘荡的孤云,似乎永远找不到归宿,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漂泊与迷茫。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最后,“啸歌向天地,吾意醉醒间”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时的复杂心情。他对着天地长啸高歌,既是对现实的不满与抗争,也是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这句诗中的“醉醒间”,既指饮酒后的迷离状态,也暗含了对人生真谛的探寻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代文人面对理想与现实冲突时的复杂情感与哲学思考。
冷砚敲秋,枯筇倚晚,西风斜掠平楚。
芋熟湖田,枫明水巷,先放烟鸿飞去。
还似春时节,扫不尽、閒愁吹絮。
暖红院落谁家,迎寒犹试箫鼓。此际青门曾住。
记晓碾霜轮,未教离阻。
老大才华,凄凉身事,销得箜篌知遇。
三五回圆月,怕静夜、窥人良苦。
待问梅花,何时香拂衫缕。
薄游成小倦。惊风梦雨,意长笺短。
病与秋争,叶叶碧梧声颤。
湿鼓山城暗数,更穿入、溪云千片。灯晕剪。
似曾认我,茂陵心眼。
少年不负吟边,几熨帛光阴,试香池馆。
欢境消磨,尽付砌虫微叹。
客子关情药裹,觅何地、烟林疏散。怀正远。
胥涛晓喧枫岸。
轻阴冉冉。正嫩苔弄碧,庭宇深掩。
千缕柔魂,摇荡如烟,无端忽度阑槛。
章台路暗人归处,看足了、斜阳浓淡。
又几痕、水际低窥,近日楚腰全减。
依约匀梳月底,乱云铺满径,笼住文簟。
欲结同心,空试荑苗,作就三分销黯。
寒添白袷清明后,扫不尽、随风微敛。
最镜中、再写秋疏,记得踏枝鸦点。
墨宝骚茵,人争笑、腐儒涂抹。
浑不信、穷愁累我,文章无色。
枉费千杯玄麝髓,难求半点青蚨血。
只赢来、磊块不能平,填胸臆。兰膏烬,心还热。
蚕丝绝,肠应直。叹年来只与,蠹鱼分食。
至竟缥缃成底用,少来楮棘何劳刻。
不如他、估客竞锥刀,驱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