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居有感三首·其二》
《寓居有感三首·其二》全文
唐 / 司空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不放残年到家衔杯懒更问生涯

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年(cán nián)的意思:指人已经进入晚年,只剩下最后一点时间。

到家(dào jiā)的意思:达到最高水平或程度,完全掌握

河堤(hé dī)的意思:指河边的堤岸,比喻能够防止灾害或不良事物的存在。

晴川(qíng chuān)的意思:指晴朗明亮的河川,引申为形容景色美丽、天空明朗的意境。

人相(r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面相。

生涯(shēng yá)的意思:人的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或事业。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往人(wǎng rén)的意思:对过去的人或事物表示怀念和思念。

衔杯(xián bēi)的意思:指饮酒时举杯,表示敬酒或祝酒。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注释
不放残年:不再被岁月所羁绊。
却到家:最终回到了家乡。
衔杯:手持酒杯。
懒更问生涯:懒得再去关心生活琐事。
河堤往往人相送:河堤上常常有人前来送行。
一曲晴川:一条弯曲的晴朗河流。
隔蓼花:与茂密的蓼花丛相隔。
翻译
不再拘束于世俗的束缚,晚年终于回到了家,拿着酒杯懒得再过问世事。
河边常常有人来送别,隔着一片茂盛的蓼花,只留下一道弯曲的晴朗河流。
鉴赏

诗中“不放残年却到家,衔杯懒更问生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最后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命运的淡然。其中,“不放残年”是希望把握剩余的岁月,而“却到家”则透露出归隐田园,寻求心灵安顿之意。“衔杯懒更问生涯”中,“衔杯”常用来比喻饮酒解忧,这里可能意味着诗人面对生活的苦涩时选择以酒自遣,而“懒更问生涯”则显示出对于生命中的诸多困惑和迷茫,诗人已不愿深究,只愿安然接受。

接下来的“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两句描绘了一幅别离时的情景。其中,“河堤往往人相送”表明有许多亲朋好友来到河堤上为诗人送行,显得分外温馨而又有些许依依不舍。“一曲晴川隔蓼花”则是说在这平和的河流两岸,由于水面的蓼科植物相隔,一曲琴声传递着别离的情感。这里,“一曲”强调了音乐的瞬间美好,而“晴川”和“蓼花”共同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又有些许悲凉的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抒写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以及面对生命、友情和自然美好的态度。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
朝代:唐   字:表圣   生辰:837~908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猜你喜欢

初春哭仲妹八首·其四

秦溪烽火至,同上辟兵船。

八口孤舟共,双亲两地悬。

魂惊丙舍雨,泪尽瘴江天。

英爽知难灭,泉台省觐先。

(0)

新秋出北郭访南音和尚和尚为设瓜果饭蔬并和匡庵五诗见寄倒押元韵韵续连珠呈印南老·其五

庵际何所有,开门七事无。

沉瓜飧冻玉,采涧饭雕胡。

白社人同往,寒山兴不孤。

唱詶忘主客,斜日下城隅。

(0)

送默庵圆明和尚入塔三首·其三

孤云留不住,与尔反真空。

古木遗容在,青山法相中。

祖堂花自落,大海水长东。

一点黄梅雨,何人举似公。

(0)

送默庵圆明和尚入塔三首·其一

虞山一片乳,飞下海云端。

独坐荷香里,敲门落叶寒。

禅心飞后絮,空观定中澜。

公案三生在,何人识懒残。

(0)

马大青瑶除夕前一日娶妇拈句调之·其四

帐旁白头吟,喁喁小窗下。

应知旧侍儿,祗宜将换马。

(0)

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和二苏·其九

晨兴鸟未啼,空庭长独游。

须臾鸦鹊喧,益觉空庭幽。

骤雨昨宵至,泥没花下沟。

把耒疏其淤,决渠掣若抽。

世乱且闭门,长学潜渊虬。

黄虞不可作,坐叹醇风偷。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