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留 寄 黄 檗 山 妙 湛 禅 师 宋 /张 元 干 晨 发 芗 城 越 数 峰 ,我 来 师 出 失 从 容 。白 云 遮 日 蔽 秋 寺 ,青 嶂 闻 猿 惊 暮 钟 。世 乱 可 无 闲 地 隐 ,山 深 偏 觉 老 僧 慵 。他 年 芋 火 谈 空 夜 ,雪 屋 松 窗 约 过 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晨发(chén fā)的意思:早晨出发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地隐(dì yǐn)的意思:隐藏在地下,不露面。
过冬(guò dōng)的意思:指度过寒冷的冬天,比喻度过困难、艰苦的时期。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青嶂(qīng zhàng)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青山,常用来形容山势险峻。
松窗(sōng chuāng)的意思:指打开窗户,使室内通风。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谈空(tán kōng)的意思:指说话空洞无实际内容,没有实际意义。
无闲(wú xián)的意思:指没有空闲时间,忙碌无暇。
闲地(xián dì)的意思:指空闲的土地或地方。
雪屋(xuě wū)的意思:指在冰雪覆盖的环境中建造的临时住所。
芋火(yù huǒ)的意思:指的是芋头被烤熟后的香气,比喻人才或事物潜力被发掘出来。
云遮(yún zhē)的意思:云彩遮挡了阳光,比喻事物被困难、阻碍所遮掩。
- 翻译
- 清晨从芗城出发翻越几座山峰,我的行程显得有些匆忙。
白云遮住了太阳,秋日寺庙显得更加寂静,听到山中的猿猴在傍晚敲响了钟声。
世间纷乱,哪里还有清闲之地可以隐居,山深处更觉老僧们的悠闲。
将来在雪夜里围炉谈论佛理,我期待与你相约在松木窗户的山中小屋共度寒冬。
- 注释
- 晨发:清晨出发。
芗城:地名,可能指古代的一个城市。
师出:出师,这里指出行。
白云遮日:形容云层浓厚,遮住了阳光。
秋寺:秋季的寺庙。
暮钟:傍晚的钟声。
闲地:清闲之地。
老僧慵:年长的僧人显得懒散。
芋火:烧芋头取暖。
雪屋松窗:雪中松木窗户的小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晨光中启程,穿越重重山峰的旅途画面。"我来师出失从容"表达了行者的急迫与不舍,也透露出一种不得已的无奈情怀。
"白云遮日蔽秋寺,青嶂闻猿惊暮钟"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白云如织,秋色中隐约可见的寺院,以及远处山峰上传来的猿啼声与傍晚的钟鸣交织出一幅生动的山林图画。
"世乱可无闲地隐"表达了诗人对于躲避世俗纷争、寻找心灵寄托之地的渴望。而"山深偏觉老僧慵"则是对居住于此的老僧生活状态的一种描摹,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情境。
最后两句"他年芋火谈空夜,雪屋松窗约过冬"则预示着诗人对于未来的某个时刻,在温暖的火光下与僧侣交谈佛理,以及在雪地里依靠简陋的竹屋和松窗静候寒冬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对超脱尘世、寻找精神寄托之地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鸿门会
天柱崩摧地维裂,日月无光乌兔缺。
撞钟击鼓海扬尘,刺豹捶牛饮生血。
磨牙猰貐争雌雄,横眉炙锦眩重瞳。
芒砀云瑞不改色,座中有客乘飞龙。
舞剑当筵势挥霍,老增有言君不诺。
将军怒发冲危冠,目光射人肝胆落。
倒倾卮酒擘彘肩,呼龙归去龙腾渊。
百二山河付真主,玉斗声中泪如雨。
竹泉翁席上赠歌者杨氏
秋风茉莉吹香雨,帘外燕娇肆轻妩。
醉眼朦胧酒盏空,睡著司空相公府。
席前一点樱桃破,云揭楚天飞鸟堕。
鸳鸯小袖将红绡,二十五弦重抹过。
三寸麻霞黄鹄嘴,锦地氍毹蹴春水。
回身偷眼顾周郎,舞困落花扶不起。
双檠殒泪炉薰熄,对景无言恨如织。
翠靥光浮琥珀痕,鲛绡冷沁珍珠迹。
两剪晴波拂晓山,白衣孤客感乡关。
何幸梨园旧宫使,偷传乐谱向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