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硎山十二咏·其三石室》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支硎山中的生活场景,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凿石客趺坐”,开篇即点出人物形象——一位隐居的修行者,他以石头为座,体现了其生活的朴素与淡泊。接着,“还将石作床”,进一步描述了这位隐士的生活环境,石头不仅作为他的座位,也是他的卧榻,这种与自然紧密相连的生活方式,凸显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依赖。
“山中当夏日,此处独清凉。”这两句则描绘了支硎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这里也能感受到凉爽的气息。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赞美,也暗示了隐士选择此地居住的原因——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清凉,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他在山林间寻找心灵寄托的过程。诗中流露出的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都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忆旧游·其一
忆寒烟古驿,淡月孤舟,无限江山。
落叶牵离思,到秋来,夜夜梦入长安。
故人剪烛清话,风雨半窗寒。
甚宦海漂流,客毡寂寞,忍说闲关。征衫。
赋归去,喜故里西湖,不厌重看。
莫待青春晚,趁莺花未老,觅醉寻欢。
故园更有松竹,富贵不如闲。
却指顾斜阳,长歌李白行路难。
秋雨
杜陵昔日歌秋风,卷去屋上茅三重。
村翁今夜叹秋雨,冲倒檐前墙数堵。
瓦倾栋挠直见天,寒侵素被不得眠。
相如家徒四壁立,我比相如尤可怜。
钱唐近报融风起,瓦砾尘埃半城市。
霜餐露宿人遑遑,衣食难谋况居止。
呼童向晓收篁芦,补篱织箔聊枝梧。
雨飘有限行且止,秋阳馀暖留桑榆。
呜呼居得一日且一日,丈夫安能事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