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长途(cháng tú)的意思:指路途遥远,旅途劳累。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分岐(fēn qí)的意思:指道路、思路、事物等分开或分叉的情况。
苦海(kǔ hǎi)的意思:指人生处境困苦、痛苦的境地。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未应(wèi yìng)的意思:没有回应,没有应答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赠行(zèng xíng)的意思:赠送礼物并送行
轵里(zhǐ lǐ)的意思:指在车轮下面,比喻处于被人压迫、被人欺负的地位。
踪迹(zōng jì)的意思:指追踪的痕迹或线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归隐的诗人与友人道别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首联“入山踪迹恐人知,一笑相逢是别时”,开篇便营造出一种隐逸与离别的氛围。诗人独自进入山林,刻意避免留下痕迹,似乎在逃避尘世的纷扰,而与友人的偶遇却成了分别的时刻,这一笑中蕴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友情的珍惜。
颔联“苦海看谁先到岸,长途怜我始分岐”,诗人以“苦海”比喻人生的艰难旅程,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谁能先到达彼岸?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与理解,即使道路分岔,也依然心存怜悯,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颈联“贫惭轵里能将母,老怪柴桑亦恋儿”,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晋代名臣李密的《陈情表》中提到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精神,二是东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表达的对家庭的眷恋之情。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既表达了自己虽贫寒但能孝顺母亲的自谦,也流露出对年老后仍牵挂子女的感慨,展现了对亲情的珍视。
尾联“底事累君良不浅,未应还索赠行诗”,诗人反问为何让友人如此劳神,表达了对友情的感激,并暗示自己不会要求友人为自己写赠别诗,体现了高洁的品格和对友情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隐与离别、友情与亲情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传统美德的坚守,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许志仁
我技类族庖,用刀常月更。
君才妙天下,游刃得我惊。
前年获相值,因忆吴中行。
一别忽两载,依然旧交情。
新诗璧夜光,厥价轻连城。
相思不可见,把玩我愿盈。
笔札擅南州,文章动西京。
行矣秋风高,更听宾鸿声。
追和东坡送春和陈德夫
柳外风樯迅莫追,柳间迟日弄晴晖。
青春已作堂堂去,乌辔何由缓缓飞。
入户呢喃轻语燕,隔林咿轧静鸣机。
谁言四月芳菲尽,萱草葵花觉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