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香港感怀十首·其一》
《香港感怀十首·其一》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弹指楼台现,飞来何处峰?为谁刈藜藋?

遍地芙蓉方丈三神地,诸侯百里封。

居然重镇高垒狼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遍地(biàn dì)的意思:遍布整个地方,无处不在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高垒(gāo lěi)的意思:指高大的城墙或堡垒,比喻坚固的防御工事或困难重重的局面。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狼烽(láng fēng)的意思:指战火连天、战争爆发的情景。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三神(sān shén)的意思:指三位神明,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具有非凡的智慧、能力和才华。

重镇(zhòng zhèn)的意思:指在战略地位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城镇或地区。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鉴赏

这首诗以富有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奇特而壮观的画面。"弹指楼台现"运用了夸张手法,形容楼阁如梦幻般在瞬间显现,暗示时光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飞来何处峰"则引发读者对楼阁来历的好奇,如同仙山楼阁从天外飞来,增加了神秘感。

"为谁刈藜藋"一句,藜藋象征着荒芜和冷落,诗人询问这楼台的建造是否是为了某人,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遍地出芙蓉"则以美丽的芙蓉花比喻楼台周围的环境,寓意繁华或美好的景象。

"方丈三神地,诸侯百里封"进一步描绘楼台的规模和地位,暗示其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宗教或政治中心,享有崇高的权力和影响力。"居然成重镇"直接点明楼台的重要性,是区域内的军事要塞。

最后两句"高垒矗狼烽"描绘了楼台周边戒备森严,烽火台林立,象征着战备状态,显示出其作为重镇的军事防御功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展现了香港(可能是某个具有类似地理特征的地方)的历史变迁和重要地位,体现了作者黄遵宪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国家边防的关注。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辛卯入杭呈王察判

中州人物古独今,复见风流正始音。
当日乘总持绣斧,他年化鹤度青林。
谁知救世安民术,即是求仙访道心。
鲸浪驾风吹未散,溪山何处独追寻。

(0)

又口号首

华堂捧劝紫霞杯,红粉回头御史来。
直道素知嫌妩媚,羞将白鹤放笼开。

(0)

仲冬雪夜偶书三绝句

城楼成鼓尽三更,灯射斋窗一黍明。
窗下有人动不寐,隔墙独听读书声。

(0)

追和四绝

文士多婴疾与贫,浩然东野即其人。
唱酬从此诗简简,炮炙时于药裹亲。

(0)

耳聩二首

几年本分做家公,虽是凝顽幸不聋。
何必张皇惊轩暗,更须辛苦望樊龙。
湿窗暗想催花雨,开户遥知戛竹风。
间夜何其将夜半,元来野寺已鸣钟。

(0)

癸酉三月园小饮之明日又适澹斋所薄暮醉归广

名花浓淡总相宜,对此如何不醉归。
丝竹既无娱朗日,园林可是乐清时。
蛙声阁阁那成部,蝶陈圃圃戏作围。
酸杏不堪当煮酒,累垂空自压青枝。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