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不爱音,读书不读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学(bù xué)的意思:不愿意学习或不肯学习。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臭味(chòu wèi)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投合,彼此有共同的利益、爱好或喜好。
除却(chú què)的意思:除去,排除
颠倒(diān dǎo)的意思:指错乱、倒置、颠倒的意思。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儿戏(ér xì)的意思:指事情或行为太过简单、轻松,不值一提。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狂醉(kuáng zuì)的意思:形容酒醉得非常厉害,失去理智和控制。
偏得(piān de)的意思:表示程度或结果非常明显、确切
人天(rén tiān)的意思:指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表示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儒生(rú shēng)的意思:指具备儒家思想、修养和学问的人。
谈义(tán yì)的意思:指谈论正义或公正的事情,探讨道义问题。
谈星(tán xīng)的意思:指不切实际、无根据地谈论或夸大事物的价值。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贤智(xián zhì)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品德都非常高尚,既聪明又善良。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学禅(xué chán)的意思:指学习禅宗的修行方法和精神境界。
因缘(yīn yuán)的意思:因缘指事物发生的原因和缘由。
中郎(zhōng láng)的意思:指受宠爱的官员或被提拔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别石篑(其五)》。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代表人物。
在这首诗中,袁宏道以辛辣的笔触讽刺了当时社会上一些学者对学问的浅薄追求。他指出,这些人学习道术却不深入禅理,谈论星象却不懂其背后的道理;喜爱音乐的曲调而不注重音乐的本质,阅读书籍却只关注文字表面,而忽视了内容的深刻含义。他们对于人天之道的领悟有限,即便是贤能之士也会被这些浅薄的追求所困扰。袁宏道感叹于这种现象,认为人们往往因为某种偶然的原因,而结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形成了一种看似和谐但实际上却充满误解的圈子。
接着,诗人将矛头指向了儒家学者对佛教禅宗的盲目崇拜,比喻为“颠倒若狂醉”,批评他们对佛教的理解过于肤浅,甚至到了荒谬的地步。最后,袁宏道点名批评了当时的文坛领袖袁中郎,表达了对他的欣赏和支持,同时也暗含了对其他文人的讽刺。
整首诗语言犀利,讽刺意味浓厚,体现了袁宏道对当时文风的不满以及对真正学问的追求。通过对比不同领域的学者,袁宏道揭示了当时社会在学术追求上的种种问题,展现了他对真知灼见的渴望和对浮夸学风的批判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