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滩边石,何人石上琴?
江黑月埋雾,夜寒星耿参。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冷水滩泊船时的静谧与深沉景象,以及对过往弹琴之人的怀念。首句“历历滩边石,何人石上琴?”以滩边清晰可见的石头和无人弹奏的琴声,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接着,“孤舟逝不返,流水有余音”两句,通过孤舟的离去与流水悠长的回响,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与永恒的对比。
“江黑月埋雾,夜寒星耿参”则将视线转向夜色中的江面,雾气弥漫,月光被遮蔽,星星在寒冷的夜空中闪烁,构成了一幅幽暗而神秘的画面。最后,“知君曾伴听,系缆共沾襟”表达了诗人对那位曾在夜晚与他一同聆听琴声的友人的思念,即使对方已不在身边,但那份共同的经历和情感却如同泪水一样,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夜晚水边的独特魅力,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独倚危阑,听不了、江声千尺。
想旧日、白云黄鹤,仙人吹笛。
隐隐云中沙鸟落,茫茫天外风帆直。
问留题、谁复继崔诗,无人识。弹指事,成陈迹。
回首处,愁羁客。俯晴川芳草,西风萧瑟。
赤壁争雄今在否,孤臣涕泪还堪忆。
叹楚王、宫阙但荒台,横碑石。
越宿期登山,晨雨聊复止。
薄暮雨气收,驾言披榛杞。
跻攀陟云端,旷然烦抱委。
长松何翛翛,枝柯互相倚。
密叶布成幄,馀响散清微。
通川明井落,平畴水瀰瀰。
禾黍岂不佳,水多惧生耳。
平生畎亩心,十载隔泥滓。
一丘未能谋,万壑安敢拟。
翘首望白云,瞬息千里驶。
乘兴理巾车,雨霁宁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