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绝句》
《绝句》全文
明 / 谢承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铿锵戛玉清耳莹彻喷珠可濯心。

处人烟隔尘海,不知身在翠萝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海(chén hǎi)的意思:指尘埃悬浮在空中,如同海洋一样广阔无边。比喻众多琐碎杂乱的事物或人群。

处人(chǔ rén)的意思:处人指的是能够与人相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戛玉(jiá yù)的意思:戛玉指的是用硬物敲击玉器,用以检验其真伪。引申为通过严格考验来辨别真假或优劣。

铿锵(kēng qiāng)的意思: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清耳(qīng ěr)的意思:清除耳朵中的杂音,指听取真实、确凿的信息。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莹彻(yíng chè)的意思:形容光亮透彻,清澈明亮。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承举的《绝句》,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通过声音与视觉的双重渲染,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意境。

首句“铿锵戛玉能清耳”,以“铿锵”形容声音的响亮,以“戛玉”比喻声音的清脆悦耳,生动地描绘了某种美妙的声音,仿佛玉石相击,清越动听,直接触动听者的耳朵,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和愉悦。

次句“莹彻喷珠可濯心”,“莹彻”形容清澈透明,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这里用来形容某种清澈的水流或景象,不仅视觉上给人以美感,更深层地暗示了心灵的洗涤。通过“喷珠”这一动态描写,形象地展现了水流的活力与生机,仿佛能够洗净人心中的尘埃,达到心灵净化的效果。

后两句“何处人烟隔尘海,不知身在翠萝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远离尘世、心灵归隐的主题。前一句“何处人烟隔尘海”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人间烟火与尘世的喧嚣与远处的静谧之地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诗中所描绘的环境之幽静与远离世俗。后一句“不知身在翠萝阴”则表达了身处如此美景之中,仿佛与外界的纷扰隔绝,身心得到了真正的放松与宁静,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绝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精神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纯净、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谢承举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送罗浮陈山人

挥手元龙客思遐,十年豪气共天涯。

愁深白下三秋月,梦入朱明万树霞。

卧榻经年闻帝座,支机何处问仙槎。

乐游原上飞霜色,惆怅离心折暮笳。

(0)

赵相国斋中芍药盛开即席赋

春色长安尚未阑,平津西第近金銮。

琼林种就三珠树,玉砌妆成七宝栏。

露浥朱唇霞竞吐,风回粉面月初团。

调羹况值台垣暇,百遍休辞大白残。

(0)

赠李大将军二首·其二

金锁花深醉玉壶,绿沈苔卧伴雕弧。

争传都尉晨风曲,自写将军落照图。

转战频年屯涿鹿,禽生遥夜出飞狐。

长缨不道终郎懦,跃马萧关日未晡。

(0)

欧桢伯八旬矣而神逾王千里饷书颇寓前薪之愤寄答二章·其一

老大登坛兴转豪,悬书雨雪问绨袍。

文章得失宁儿辈,意气纵横尚我曹。

壮节转深题柱感,雄心曾怯据鞍劳。

期君一在天风上,信宿罗浮望海涛。

(0)

雨中董使君招同汪司马集诸天阁

树树桃花点绿苔,万山金碧挂崔嵬。

筵开五马春风驻,座合双龙暮雨来。

汉殿才名饶贾董,梁园词笔愧邹枚。

无论借寇当年事,突兀黄金拥蓟台。

(0)

寄朱在明

五载幽怀尺素传,北风犹滞木兰船。

横江欲度偏愁浪,下泽堪居未买田。

桂树飞扬招楚日,桃花零落避秦年。

沙头定舣春来楫,共结扬亭话太玄。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