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采藻(cǎi zǎo)的意思:指采摘美丽的花草,比喻取长补短,吸取好的经验和知识。
风变(fēng biàn)的意思:指变幻莫测、忽起忽落的局势或情况。
鼓箧(gǔ qiè)的意思:指做事情前蓄势待发,准备充分。
宏规(hóng guī)的意思:宏大的规模和严格的规则。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胶庠(jiāo xiáng)的意思:指团结一致,同心协力。
开讲(kāi jiǎng)的意思:开始演讲或讲话。
南金(nán jīn)的意思:指黄金,比喻财富或珍贵的东西。
南纪(nán jì)的意思:指南方山区的地名,意为遥远的地方。
泮林(pàn lín)的意思:指聚集了许多人才的地方。
潜消(qián xiāo)的意思:潜消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暗中消除或悄悄解决问题。
青衿(qīng jīn)的意思:指年轻人的服装,也用来形容年轻人。
戎马(róng mǎ)的意思:指战马,泛指军队和战争。
儒术(rú shù)的意思:指儒家学说中的思想、理论和技艺。
书蟫(shū yín)的意思:指藏书多到像蟒蛇一样,藏书丰富。
文翁(wén wēng)的意思:指文采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贤守(xián shǒu)的意思:指明智而忠诚地守护、保持某种理念、原则或责任。
学者(xué zhě)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知识渊博。
雅歌(yǎ gē)的意思:指美好的歌曲,也指美好的诗文。
仰高(yǎng gāo)的意思:仰望高处,向上追求进步和成功。
寓属(yù shǔ)的意思:将一种事物比喻为另一种事物,以表达某种意义或含义。
育材(yù cái)的意思:培养人才,造就材料
羽檄(yǔ xí)的意思:指用鸟羽制成的檄文,代表着传递军令或战争消息的重要性。也用来形容传递消息迅速、远播的意思。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栽培(zāi péi)的意思:培养、种植、教育和培养
治世(zhì shì)的意思:统治社会,治理世界。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洙泗(zhū sì)的意思:指水流湍急的样子。
追琢(zhuī zhuó)的意思:追求完美,不断改进和提升。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 鉴赏
此诗颂扬了在动荡时期,州县长官仍不忘教育,重建学校,招揽学生,使读书声不绝于耳的举措。诗人以“育材”命名新建的讲堂,表达了对这种重视教育行为的赞赏与钦佩。
首句“治世崇儒术”,点明在太平盛世,崇尚儒家学说。接着“胶庠寓属临”,描述了学校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然而,“自从驰羽檄,谁复念青衿”,指出在战乱时期,人们不再关注教育,学子们的学习环境受到破坏。
转折处,“贤守来南纪,宏规肇泮林”,赞扬了州县长官的到来,他们重建学校,恢复教育。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学校的新貌:“飞翚开讲庑,鼓箧拂书蟫”,展现了学校建筑的雄伟和学习氛围的浓厚。“采藻绣江水,仰高都峤岑”,以生动的比喻赞美了学生们的勤奋和学校的地理位置优越。“潜消戎马气,初习雅歌音”,说明了教育的力量,它能平息战争的气氛,引导人们学习优雅的音乐。
后半部分,“洙泗道非远,张姜贤至今”,引用古代教育家的事迹,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栽培成楚梓,追琢见南金”,比喻通过教育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常衮闽风变,文翁蜀化深”,赞扬了教育改革的影响深远。“愿言游学者,勉副育材心”,寄语求学者要努力学习,不负培育之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教育在动荡时期依然得到重视的赞颂,体现了作者对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对州县长官积极作为的肯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