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屋备朝薪,露处难久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边境(biān jìng)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接壤地带。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宸聪(chén cōng)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机智。
聪听(cōng tīng)的意思:指聪明而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村妪(cūn yù)的意思:指村中的老妇人,形容老年妇女的形象。
雕残(diāo cán)的意思:形容事物被雕刻得残缺不全,也比喻人才被压抑或被剥夺。
肺肝(fèi gān)的意思:形容内心非常忧虑,痛苦不堪。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举目(jǔ mù)的意思:抬头看;抬眼望
空城(kōng chéng)的意思:空城是指城市内没有守军或守军很少,但以虚张声势来吓阻敌军的战术。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故意营造出一种虚幻的氛围来迷惑他人。
苦菜(kǔ cài)的意思:指吃苦耐劳的人,比喻能够忍受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力尽(lì jìn)的意思:力量消耗殆尽,无法继续努力。
流离(liú lí)的意思:形容人在外地漂泊流离,没有固定的居所或归宿。
露处(lù chǔ)的意思:指事物暴露出来的地方或部分。
内地(nèi dì)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的内部地区,与边远地区相对。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匍匐(pú fú)的意思:指人或动物爬行的姿势,腹部贴着地面,四肢伸展。
前途(qián tú)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或前景。
生长(shēng zhǎng)的意思:指事物的生命力或发展状况逐渐增长。
石灰(shí huī)的意思:石灰是一种白色粉末,用于建筑、农业等领域。在成语中,石灰常常象征着清白、纯洁。
讨论(tǎo lùn)的意思:指多人就某一问题或话题进行交流、辩论和探讨。
腾欢(téng huān)的意思:形容兴高采烈、欢乐腾飞的样子
土中(tǔ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在土地中间,形容平凡、普通。
万方(wàn fā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地域或范围。
无故(wú gù)的意思:无缘无故地、没有理由地
向前(xiàng qián)的意思:表示朝着前方、向前进的意思。
一空(yī kōng)的意思:完全空无一物或完全无效
众端(zhòng duān)的意思:众多的方面或角度。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悯荒二首(其一)》,是明末清初诗人曹溶所作。诗中描绘了战乱之后的荒凉景象,以及百姓在困境中的悲惨生活。
首句“寇祸烈兹土”点明了背景——战争的残酷与破坏。接着,“举目无故观”、“百里一空城”、“蓬蒿郁相蟠”等句子,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战争后一片荒芜的场景,空城与茂盛的野草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表现了战争对土地和生命的摧残。
“村妪土中出,肘肉伤雕残”两句,将视角转向普通百姓,通过一位老妇人的形象,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老妇人从土中艰难地爬出,她的肘部因长期劳作而受伤,形象地描绘了劳动者的艰辛与痛苦。
“生长不识布,石灰暖我寒”则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环境下人们生活的困苦。布料稀缺,石灰却能带来一丝温暖,反映了物资的极度匮乏,以及人们在极端条件下的生存状态。
“匍匐向前途,力尽酸肺肝”描述了人们在艰难环境中挣扎求生的情景。他们被迫在泥泞中爬行,体力耗尽,内心充满了酸楚与疲惫。
“苦菜萌已晚,采之不能餐”表现了食物的极度短缺。苦菜虽已发芽,但无法充饥,反映了战争时期食物供应的严重不足。
“撤屋备朝薪,露处难久安”则揭示了人们为求生存不得不采取的无奈之举——拆毁房屋以获取燃料,夜晚只能露宿野外,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最后,“边境既流离,内地何由完”表达了对战争影响范围的担忧,不仅边境地区饱受战火,内地也难以幸免。而“宸聪听还卑,讨论穷众端。减赋息长徭,万方用腾欢”则寄希望于统治者能够听到民众的疾苦,减轻赋税,停止征役,使天下百姓得以欢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战争对社会和人民的巨大破坏,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和平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