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眠夏夜抵秋赊,帘幔深垂窗烛斜。
《病中宿宜阳馆闻雨》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病 中 宿 宜 阳 馆 闻 雨 唐 /李 约 难 眠 夏 夜 抵 秋 赊 ,帘 幔 深 垂 窗 烛 斜 。风 吹 桐 竹 更 无 雨 ,白 发 病 人 心 到 家 。
- 注释
- 夏夜:炎热的夜晚。
抵秋赊:似乎秋天提前来临。
帘幔:窗帘。
深垂:低垂。
窗烛斜:窗户边的蜡烛倾斜。
风吹桐竹:风吹过梧桐和竹子。
更无雨:没有下雨。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
心到家:心中充满思乡之情。
- 翻译
- 难以入眠的夏日夜晚仿佛被秋天借走了一些时光,
厚重的窗帘低垂,窗边的蜡烛摇曳着微弱的光。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夏夜难以入眠,听到外面秋天的风声和竹声,不禁让思绪万千,心中充满对家的思念。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真挚。
"帘幔深垂窗烛斜"一句,营造了一个幽静而又有些许寂寞的夜晚氛围。帘幕低垂,窗外的烛光透过轻纱,映照出室内的宁静与孤独。
"风吹桐竹更无雨"中的"桐竹"是常见的秋声象征,它们在秋风中沙沙作响,而没有下雨,似乎让这寂寞加倍。诗人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心境:虽然外界有声响,但内心却缺少滋润。
"白发病人心到家"则是诗人的真实写照。在疾病的折磨下,更显得思念家乡,甚至连头发都变白了。这不仅是对健康的渴望,也是对温暖之地的向往。这里的"家"字,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归宿,更承载着情感上的依托与慰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病中的人在深夜里听雨声而生出的思乡之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助和对家的强烈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