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三首·其二》
《感事三首·其二》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自笑心何劣,区区辨所冤。

伯仁虽到死,终不向人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伯仁(bó rén)的意思:指忠诚仁爱的品德和行为。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注释
自笑:自我嘲笑。
心何劣:心里怎么这么狭小、不够豁达。
区区:微不足道,这里指自己辩解的行为。
辨所冤:辩解自己的冤屈。
伯仁:指晋朝的周顗,他曾被误解但至死也不为自己辩白,此处比喻高洁之士。
虽到死:即使到了死亡的地步。
终不:终究不会。
向人言:向他人诉说。
翻译
我自嘲心里多么狭隘,竟然在这里为自己受的冤屈辩解。
即使像伯仁那样含冤至死,他也从不对别人诉说。
鉴赏

这两句诗是元稹的《感事三首·其二》中的部分内容。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内心深处的自嘲与无奈。他用“劣”字形容自己的内心,表达了一种自我贬低的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处境的不满。"区区辨所冤"则是说他对于那些委屈和冤枉只能在心里默默辨别,不愿意向外人倾诉。

接下来的“伯仁虽到死,终不向人言”则更深了一层。这里的“伯仁”通常被认为是古代忠臣伯夷的代称,他宁死也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依然选择保持沉默,不向他人吐露心声。这样的态度,既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可能对个人的压抑与束缚。

整首诗通过这些隐喻和暗示,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自我、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缘识·其三十四

逍遥能自在,大道亦何殊。

澹薄随情遣,优游静恶除。

春生凡作则,秋谢遍悲疏。

利益玄穹鉴,公平信史书。

(0)

缘识·其三十二

逍遥物外未曾抛,念诵时将玉磬敲。

虽不临坛深发愿,梦魂常忆大仙教。

(0)

缘识·其十八

津液如泉涌,虚无本不同。

源深知冷暖,根尽一时空。

(0)

缘识·其十八

上元斋醮卷清风,暗使虔诚望圣功。

星彩动容光碧落,步虚声在半天中。

(0)

缘识·其九十五

莫问仙家不死乡,泥丸秘密隐身光。

华池禹润无拘束,勤习通流看上方。

(0)

秋夜雨·其二客有道秋夜雨古词,因用其韵,而不知角之为阁也。并付一笑

云头电掣如金索。须臾天尽帏幕。

一凉恩到骨,正骤雨、盆倾檐角。

桃笙今夜难禁也,赖醉乡、情分非薄。清梦何处托。

又只是、故园篱落。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