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方困旅食,予亦误朝簪。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酬 昌 叔 羁 旅 之 作 宋 /王 安 石 君 方 困 旅 食 ,予 亦 误 朝 簪 。自 索 东 方 米 ,谁 多 季 子 金 ,高 门 万 马 散 ,穷 巷 一 灯 深 。客 主 竟 何 事 ,萧 条 梁 父 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高门(gāo mén)的意思:指高门阀贵族家庭,也泛指高高在上的权贵阶层。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季子(jì zǐ)的意思:季子指的是季节的变化,也可指季节之间的过渡时期。
客主(kè zhǔ)的意思:指待客之间主人和客人的关系,表示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和礼貌待客的态度。
梁父(liáng fù)的意思:指父亲为儿子担忧,关切儿子的成长和前途。
旅食(lǚ shí)的意思:指在旅途中吃饭,也泛指旅途中的食宿。
穷巷(qióng xiàng)的意思:指贫穷的巷子或街道,也用来比喻境况困顿、贫困潦倒。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子金(zǐ jīn)的意思:子金意为儿子像金子一样宝贵,形容父母非常宠爱自己的儿子。
梁父吟(liáng fù yín)的意思:指人在特定的环境中,受到外界刺激而自发地表达内心真实情感的行为。
- 翻译
- 你正身处旅途,生活艰难,我也误了上朝的冠簪。
我独自寻找东方的粮食,谁能像范蠡那样富有?
豪门大宅空无一人,只有穷巷深处的一盏灯火。
客人与主人究竟为何事忙碌,只留下凄凉的梁父吟声。
- 注释
- 君:你。
方:正。
困旅食:身处旅途,生活艰难。
予:我。
误:耽误。
朝簪:上朝的冠簪。
自:独自。
索:寻找。
东方米:东方的粮食。
谁:谁人。
多:富有。
季子金:范蠡的财富(范蠡是越国大夫,富甲一方)。
高门:豪门大宅。
万马散:空无一人。
穷巷:穷巷深处。
一灯深:一盏灯火。
客主:客人与主人。
竟何事:究竟为何事。
萧条:凄凉。
梁父吟:《梁父吟》,古曲,常用来表达哀愁或失意。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题为《次韵酬昌叔羁旅之作》。诗中通过对比富贵与贫穷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羁旅之境况的理解和同情。
首句“君方困旅食”指朋友羁旅时的困顿处境,吃不上好饭菜;而“我亦误朝簪”则是说自己也曾经历过早晨匆忙穿戴冠簪的忙乱生活。第二句中的“自索东方米”表明朋友在外地辛苦寻找生计,“谁多季子金”则隐含对富人季子家财富厚的一种讽刺。
第三句“高门万马散,穷巷一灯深”是通过对比来描绘出两种生活的鲜明对照:高大的门前车水马龙,而贫穷的小巷只能有一盏孤独的灯光。最后,“客主竟何事,萧条梁父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羁旅之境况的关切,以及自己内心的感慨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暗示,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有刺
南有刺蓐,又有刺竹。有刺竹矣,无刺蓐矣。
彼竹何族,有刺如簇。蹴之者瘃,天委彼酷。
谁使尔蹴,尔瘃谁讟。达者蹈足,恚者仄目。
斧斤俶俶,自贻伊蝮。天道好复,况利于竹。
南有刺竹,又有刺木。有刺木矣,无刺竹矣。
彼木何族,有刺如簇。触之者衄,天委彼酷。
谁使尔触,尔衄谁讟。达者鼓腹,歜者裂肉。
斧斤畟畟,自贻伊毒。天道好复,况利于木。
送镇江张禹功献边事未报过建康谋辟
边上事千种,袖中书一编。
曳裾逢白眼,骧首隔青天。
又辍安刘手,而撑访戴船。
严公犹欠士,应辟老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