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物·其三》
《观物·其三》全文
宋 / 丘葵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万物一物,一物即一身

合气与灵,知觉日以新。

物物过化,性性为存神

践形惟肖,其斯之谓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存神(cún shén)的意思:保持专注、集中精神

过化(guò huà)的意思:指被过分地改变、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性质。

合气(hé qì)的意思:指两人或多人合作,共同发挥力量,达到某种目的。

践形(jiàn xíng)的意思:指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才能或价值。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惟肖(wéi xiào)的意思:形容非常逼真,如同原物一样。

物物(wù wù)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繁多,琐碎不断。

一物(yī wù)的意思:指一件事物或一个物品。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知觉(zhī jué)的意思:知道和感觉。

翻译
万物如同一体,一体即为自我。
奇妙地融合了气与灵,认知每日都在更新。
每个事物都在变化中发展,每种特性都承载着精神。
通过实践和展现本性的人才真正相似,这就是人的定义。
注释
万物:所有的事物。
即:就是。
一物:一体。
一身:自身。
妙合:奇妙地结合。
气: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自然力量。
灵:精神或灵魂。
知觉:感知和理解。
日以新:每日都在更新。
过化:变迁和发展。
性性:每种特性。
存神:承载精神。
践形:实践和展现本性。
惟肖:真正相似。
其斯:这。
斯之谓人:这就是人的定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丘葵的作品,名为《观物》(其三)。诗中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统一性的哲学思考,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万物即一物,一物即一身。妙合气与灵,知觉日以新。" 这几句强调了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这种联系形象地称为“妙合”,意味着宇宙间各个部分都融合成一个整体,每天都能感受到新的生命力和精神。

"物物为过化,性性为存神。践形者惟肖,其斯之谓人。" 这几句则进一步阐述了万物的变化与人的本性,以及人类在这个过程中的位置。"践形者惟肖"一句可能是指人类通过实践和模仿自然来认识世界,最后一句"其斯之谓人"则总结出这是定义人类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整首诗通过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宇宙、生命及人类本质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丘葵
朝代:宋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
猜你喜欢

从军行

烽火塞上来,发卒备戎虏。

翩翩长安儿,力未胜弓弩。

幸蒙车骑念,出入在幕府。

风烟一朝息,归来受茅土。

番笑李将军,血战自辛苦。

(0)

傅岩操

日之将出兮,余趋乎筑之所。

杵丁丁而不息兮,汗淫淫之如雨。

日既入而始休兮,饭粗粝而不饱。

呜呼其命兮,余何辞乎此苦。

(0)

邹园十咏·其十杏坞

窈窕石径深,参差繁英满。

发采已云奇,生香殊未断。

依依午桥路,粲粲朱陈阪。

月色散疏景,时时坐横管。

(0)

春夜词

杏烟湿鬓秋千下,银蜡光寒曲屏画。

数漏闲过每睡时,月明微见堕游丝。

欲归自踏娉婷影,风动玉钗花亦冷。

屋贮娇愁锁幔纱,青丝嘶骑醉谁家。

管弦不动空台榭,梦与乌衣语中夜。

(0)

过山家

流水声中响纬车,板桥春暗树无花。

风前何处香来近,隔崦人家午焙茶。

(0)

送乌城冯明府

青山若下南,一骑入晴岚。

县治琴声古,泉香酒味甘。

竹栏春护鸭,苇箔夏分蚕。

大小冯君后,传家尔最堪。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