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净名院触目都似曾到问讯乃非也戏题绝句·其一》
《过净名院触目都似曾到问讯乃非也戏题绝句·其一》全文
宋 / 李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入门彷佛记曾来,问讯山僧始此回。

却觅旧游是处,只应形似遣人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彷佛(páng fó)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佛记(fó jì)的意思:指人的记忆力极佳,能够记住很多事物。

旧游(jiù yóu)的意思:指旧时的朋友或旧日的游伴。

入门(rù mén)的意思:指初学者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的阶段。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是处(shì chù)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处事态度不端正,没有原则,不守诚信。

问讯(wèn xùn)的意思:向人询问消息或打听情况。

形似(xíng sì)的意思:外表相似,内在不同。

应形(yìng xíng)的意思:指适应环境变化,灵活应对的能力。

无是处(wú shì chù)的意思:指没有地方可以依靠、没有依靠的对象,形容无处可去或无法依靠的境地。

翻译
仿佛记得初次来访
询问山僧才知这是归途
注释
入门:进入门内。
彷佛:好像。
记曾来:记得曾经来过。
问讯:询问。
山僧:山中的和尚。
始此回:这次才得知。
却觅:再去寻找。
旧游:过去的游览之地。
无是处:找不到那个地方。
只应:只可能。
形似:外表相似。
遣人猜:让人猜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薰的作品,名为《过净名院触目都似曾到问讯乃非也戏题绝句(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游历之地的怀念和寻觅,以及面对现实与记忆之间差异时的感慨。

“入门彷佛记曾来,问讯山僧始此回。”开篇两句,诗人通过“彷佛”一词,既表达了对过去事物的模糊记忆,也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这里的“入门”指的是进入净名院,而“问讯山僧”则是询问寺中的僧人,这不仅是实质上的探访,更蕴含着精神层面的寻求。

“却觅旧游无是处,-only 应形似遣人猜。”后两句中,“却觅旧游”表明诗人在寻找过往的足迹,但结果是“无是处”,意味着现实与记忆之间的差距。最后一句“只应形似遣人猜”,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似乎一切都只能留给人们去揣测。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记忆,展现了时间带来的变迁,以及个人对过往美好的追寻和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薰
朝代:宋

李薰,生平不详。按其诗称王钦若、吕大防等人已故,又有诗作于“丙寅岁”,即高宗绍兴十六年(一一四六),则当为高宗时人。今录诗六首。
猜你喜欢

句·其二

文章换桂一枝秀,清白传家两弟贫。

(0)

灵岩禅寺

雁荡闻名久,灵岩舍道边。

诸峰皆列岫,一柱独擎天。

卓笔岂容有,展旗非偶然。

眼前无障碍,自是洞中仙。

(0)

送安丰判官江叔夜用菊花韵

冬温行色好,江上菊花黄。

乡味莼羹美,皇恩诰墨香。

招延从北海,吟咏继东阳。

别后如相忆,时应问草堂。

(0)

和褒山因老二首·其二

岛可文章似出家,不将言语落浮誇。

雪中令我思风絮,天上因君合雨花。

一炷飞烟云天矫,数行佳树玉槎牙。

山高殊觉青霄近,扪虱南窗向日华。

(0)

晚晴·其一

飞霰飘飘堕晚风,乱山无数暮云同。

天工却似怜羁旅,又变霜华见碧空。

(0)

春日偶成

短垣新雨上银泥,柳外幽花咫尺迷。

独喜流莺解人意,一声声傍绿窗啼。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