溅涛销画彩,隐岫湿炉香。
夜榜投僧火,春帆引佛光。
已闻潮是梵,宁指蜃为梁。
咒食灵鼋喜,斋心老桧凉。
望来炎暑薄,歌罢海天苍。
宝界(bǎo jiè)的意思:宝界指的是珍宝的世界或宝贵的境地。
慈航(cí háng)的意思:指慈善事业像航船般不断前行,喻指慈善事业不断进行,永不停息。
大法(dà fǎ)的意思:指权威、法律、规章等。
渡口(dù kǒu)的意思:渡口是指过河的地方,也可以比喻解决问题或克服困难的关键节点。
法王(fǎ wáng)的意思:指善于判断是非、公正无私的人,也可指能够明辨真伪、有决断力的人。
法镜(fǎ jìng)的意思:法镜是指佛教中的一种镜子,用来照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比喻能够反映真实情况的事物。
佛光(fó guāng)的意思:指佛教中的光明和智慧,也可指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品质。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江心(jiāng xīn)的意思:指江河中央的心脏部位,也引申为重要的位置或关键处。
龙王(lóng wáng)的意思:指权势显赫、地位崇高的人物或组织。
炉香(lú xiāng)的意思:指香炉中飘出的香气,比喻学问、才艺等能够使人受到启发和陶冶的事物。
片云(piàn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孤立的一片云彩,也比喻孤立无援或独自一人。
三岛(sān dǎo)的意思:指三个岛屿,比喻相隔甚远或毫无联系的三个事物。
四乡(sì xiāng)的意思:四个乡村地区,指整个乡村地区。
悬法(xuán fǎ)的意思:悬法是指法律规定的案件在裁决之前,被暂时搁置或中断。
雁子(yàn zǐ)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有秩序、有次序。
炎暑(yán shǔ)的意思:指炎热的夏天。
斋心(zhāi xīn)的意思:指修养心性,慎独自省,追求心灵的纯净与宁静。
中泠(zhōng lí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状态安闲、宁静。
雁子堂(yàn zǐ táng)的意思:指人多拥挤,密集如同雁子一样。
这首明代诗人沈一贯的《登金山寺》描绘了诗人登临金山寺所见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悟。首联“宝界凝三岛,雕台绝四乡”以瑰丽的词汇形容金山寺如仙境般坐落在江心,四周岛屿环绕,仿佛与世隔绝。接下来的“江心悬法镜,渡口出慈航”形象地写出寺中的佛法如明镜照人心,渡口则象征着慈悲接引众生。
“塔镇龙王藏,龛依雁子堂”描述了寺内建筑的威严与祥和,暗示着佛法的力量能镇压邪魔,雁子堂则可能寓意着僧侣们的修行之地。诗人通过“溅涛销画彩,隐岫湿炉香”进一步渲染了寺内的宁静与神圣,江涛与山雾增添了神秘色彩。
夜晚,“夜榜投僧火,春帆引佛光”描绘了月夜泛舟,灯火与佛光相映的场景,充满了禅意。诗人感叹佛法的宏大,“已闻潮是梵,宁指蜃为梁”,认为连潮汐声都充满梵音,自然界的幻象也仿佛是佛法的显现。
“咒食灵鼋喜,斋心老桧凉”表达了对僧侣们虔诚修行的敬仰,以及自己内心的清凉。最后,“望来炎暑薄,歌罢海天苍”写出了登高望远后暑气消散,心境开阔,而“素爱中泠水,兼依大法王”则表达了诗人对清凉之水和佛法的深深喜爱。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山寺的风貌,同时融入了诗人个人的禅修体验,展现了对佛法的崇敬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春破邗沟古驿旁,挥毫邂逅沈东阳。
自惭击壤无高韵,但愧投珠有异光。
旷达未应输靖节,风流可复羡知章。
我非照镜迷头客,一接清欢亦似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