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闱(běi wéi)的意思:指朝廷或政府的高层机构,也可指高级官员的家庭成员,多用于贬义。
顶子(dǐng zǐ)的意思:指顶部或顶端,也可引申为最高或最好的部分。
科名(kē míng)的意思:科学家的名字,指代有才能和学问的人。
门路(mén lu)的意思:指通往某个地方或达到某个目的的途径或方法。
岁考(suì kǎo)的意思:指每年年底或年初的考试。
无岁(wú suì)的意思:没有年岁的,永葆青春的
下乡(xià xiāng)的意思:指农民外出务农、探亲或参观学习等活动。
乡闱(xiāng wéi)的意思:指乡村小学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
靴子(xuē zi)的意思:靴子是指一种鞋子,常用来形容强硬的手段或压迫。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一样(yí yàng)的意思:相同、相等
- 鉴赏
这首诗以讽刺的手法描绘了监生群体的形象与处境。"也穿靴子,也戴顶子",这里的“靴子”和“顶子”分别指的是古代官员的靴鞋和帽子上的装饰,象征着官职的象征性标志。通过“也”字的使用,诗人强调了监生们虽然身着官服,但其实并不具备真正的官职或权力。“一样衣冠无岁考”,意味着他们虽然外表上与官员相似,但实际上没有官方的认可或考核,暗示了监生身份的虚幻与尴尬。
接下来,“可下乡闱,可下北闱,两条门路得科名”,则揭示了监生们追求功名的途径。这里的“乡闱”和“北闱”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地方和京城考场,表明监生们可以通过参加这些考试来获取科举功名,即所谓的“得科名”。然而,这种追求往往伴随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与艰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教育与功名的极度重视以及科举制度的严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监生群体的讽刺,既展现了他们追求功名的普遍现象,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教育与科举制度的批判,揭示了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矛盾与困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