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到底(dào dǐ)的意思:表示追问问题的根本所在,也可用于强调或加强语气。
关吏(guān lì)的意思:指官吏、官员。也可指官府、官署。
桂籍(guì jí)的意思:指人才出自桂林,形容人才辈出。
后先(hòu xiān)的意思:后者先行,先者后至。
还乡(huán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故乡一段时间后,再次回到故乡。
欢笑(huān xiào)的意思:形容非常开心、高兴的笑声。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论文(lùn wén)的意思:
[释义]
(名)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构成]
偏正式:论(文
[例句]
撰写学术论文。(作宾语)南竹(nán zhú)的意思:指偏安一隅、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人。
亲闱(qīn wéi)的意思:亲近而亲密的关系。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退飞(tuì fēi)的意思:指人或物离开原本所在的位置或状态,迅速离去或消失。
纨裤(wán kù)的意思:纨裤是指纤细光滑的丝织裤子,成语中用纨裤比喻娇贵的人或物。
文约(wén yuē)的意思:文约指的是以书信形式约定事情。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竹叶(zhú yè)的意思:指隐居谦逊之人,比喻低调而有才华的人。
尊酒(zūn jiǔ)的意思:尊敬对方,向对方敬酒。
- 鉴赏
这首诗《寄万大年》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比儒生与纨绔子弟的不同命运,以及对友情与亲情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首联“九万程遥共退飞,江南竹叶后先归”,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长途跋涉的艰辛与遥远,同时暗喻人生旅途的漫长与不易。江南竹叶的意象,既象征着归乡的渴望,也寓意着诗人的思乡之情。后半句“后先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万大年归乡的期待与祝福。
颔联“儒冠到底输纨裤,关吏还应笑布衣”,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与不公。这里,“儒冠”代表了传统知识分子的清高与理想,而“纨裤”则是指富贵人家的奢华与享乐。关吏的“笑布衣”则反映了社会对底层人士的轻视与不平等对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无奈。
颈联“虽欠姓名联桂籍,不妨欢笑奉亲闱”,转而表达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与对家庭生活的满足。尽管在科举道路上未能如愿,但能与亲人共享欢笑,也是一种幸福。这里的“桂籍”借指科举成功,强调了诗人对家庭情感的重视超过个人功名。
尾联“殷勤尊酒论文约,却恨还乡与愿违”,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喜悦与对未能实现归乡愿望的遗憾。通过“殷勤尊酒”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而“论文约”的约定,则预示着未来的相聚与交流。然而,面对“还乡与愿违”的现实,诗人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亲情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复杂人生境遇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努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庚寅夏苦雨答鸣治长句
惊雷破树云出山,急雨堕地流潺湲。
尔来一月未断绝,行路厄塞往复还。
官隍朝决朝阳关,野渚夜涨张家湾。
边河人家数千口,骨肉漂荡随枯菅。
居人乘舟走平陆,船底秫苗俯可攀。
城中沟渠失疏导,街头结筏通市阛。
东邻婺妇抱儿泣,西家老翁穷且鳏。
升求斗籴典衣尽,有物何况珥与镮。
君王恻恻念孤瘝,赈粟屡自公家颁。
故老相传乃旧典,先朝以来幸未删。
翰林腐生诗骨孱,城南敝屋堵不环。
剧遭委顿怕泥滓,十日不造承明班。
因思春夏久枯旱,后何冗滥前何悭。
甲兵未见洗幽朔,流移直恐穷荆蛮。
吾曹谢公有深虑,向来忧国鬓欲斑。
挥毫作歌意慷慨,直欲广厦千万间。
朝廷有道弭灾沴,胡不浩荡开愁颜。
《庚寅夏苦雨答鸣治长句》【明·李东阳】惊雷破树云出山,急雨堕地流潺湲。尔来一月未断绝,行路厄塞往复还。官隍朝决朝阳关,野渚夜涨张家湾。边河人家数千口,骨肉漂荡随枯菅。居人乘舟走平陆,船底秫苗俯可攀。城中沟渠失疏导,街头结筏通市阛。东邻婺妇抱儿泣,西家老翁穷且鳏。升求斗籴典衣尽,有物何况珥与镮。君王恻恻念孤瘝,赈粟屡自公家颁。故老相传乃旧典,先朝以来幸未删。翰林腐生诗骨孱,城南敝屋堵不环。剧遭委顿怕泥滓,十日不造承明班。因思春夏久枯旱,后何冗滥前何悭。甲兵未见洗幽朔,流移直恐穷荆蛮。吾曹谢公有深虑,向来忧国鬓欲斑。挥毫作歌意慷慨,直欲广厦千万间。朝廷有道弭灾沴,胡不浩荡开愁颜。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6167c6ddacdc500226.html
送乔生宇归乐平
我友中书君,十年抗师席。
当时门下士,往往继科籍。
乔生西南来,竦如木初植。
良材就斤斧,规矩应丈尺。
文场才弱冠,已破万人敌。
而犹不自满,欿若字未识。
朅来过我堂,每语终日夕。
谈诗辨格律,论字穷点画。
微言析豪芒,独诣超畛域。
纷纷科举徒,未暇论与策。
古文时所弃,似子宁易得。
吾生好讲学,久矣抱深默。
爱子方起予,胡为重行役。
勖哉千里途,及此分阴惜。
少年岂可恃,我已非白晰。
文章未足论,太上贵立德。
而师有严规,我语赘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