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耕种(gēng zhòng)的意思:指农民进行农田的耕作和种植,也比喻进行艰苦的努力工作。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利名(lì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利,追求声望和利益
流年(liú nián)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谋生(móu shēng)的意思:指为了生活而进行努力,谋求生计。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时耕(shí gēng)的意思:指适时耕种,合乎季节进行农事。
书学(shū xué)的意思:
(1).犹典籍。《后汉书·邓骘传》:“ 耿氏 教之以书学,遂以通博称。”《南史·后妃传上·韩兰英》:“妇人 吴郡 韩兰英 有文辞……及 武帝 以为博士,教六宫书学。”
(2).学习书法和字学;学习书法和字学的学校。《南史·王慈传》:“ 慈 ……少与从弟 俭 共书学, 谢凤 子 超宗 尝候 僧虔 ,仍往东斋诣 慈 。 慈 正学书,未即放笔。”《周书·艺术传·冀儁》:“时俗入书学者,亦行束脩之礼。”《新唐书·选举志上》:“凡书学:《石经三体》限三岁,《説文》二岁,《字林》一岁。”《宋史·选举志三》:“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明《説文》、《字説》、《尔雅》。”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三·古图书》:“书学之用大矣。篆之猎碣,则文石鼓;勒之鼎彝,则为款识;摹之范金,则为印章,然非浅学所能辩也。”
(3).关于汉字书法的理论。随时(suí shí)的意思:任何时间,没有限制
忘性(wàng xìng)的意思:指人容易忘记事情或遗忘得快的性格特点。
羲皇(xī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羲皇,也泛指古代帝王。
闲可(xián kě)的意思:闲散可利用的时间。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明月清风(míng yuè qīng fēng)的意思:形容景物明亮清爽,也可用来比喻人的品质高尚纯洁。
- 鉴赏
这首明代薛亹的《隐居杂兴(其二)》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情景。诗人选择在深山中耕种,过着简单而自给自足的生活,"随时耕种度流年"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顺应。三间茅屋虽简陋,却足以遮风挡雨,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中的"几卷诗书学圣贤"表达了诗人通过阅读和学习古代圣贤来提升自我,追求精神层面的充实。他忘却世俗名利,与鸥鸟为伴,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忘性每同鸥鸟乐"流露出超脱尘世的逍遥心境。
"谋生不为利名牵"更是强调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本质,不被物质追求所束缚,而是追求心灵的自由。最后两句"心闲可作羲皇睡,明月清风适自然"借用伏羲氏的典故,表达出诗人悠然自得,如同远古时代的人一般,沉浸在明月清风之中,完全融入了自然与和谐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坚守,以及对自然与精神自由的追求,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和田园诗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