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隅(dōng yú)的意思:指东方的边缘地区。
返哺(fǎn bǔ)的意思:指子女长大后回报父母的恩情。
工夫(gōng fu)的意思:指时间、精力和努力所花费的工夫。
祭文(jì wén)的意思:指为祭祀祖先或英灵而写的文章或文辞。
良图(liáng tú)的意思:指优秀的作品或杰出的人才。
青囊(qīng náng)的意思:指藏医的药囊,比喻珍贵的秘密或宝贵的智慧。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未遑(wèi huáng)的意思:未有时间或机会做某事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信手(xìn shǒu)的意思:形容做事熟练自然,毫不费力。
诸子(zhū zǐ)的意思:指各种学派或学说。
无生话(wú shēng huà)的意思:指言辞无实际意义或没有根据,纯属空谈、胡扯。
- 注释
- 桑榆:比喻晚年。
迫:逼近。
东隅:早晨,比喻开始。
盈前:满前,指众多。
返哺乌:比喻孝顺地照顾孩子。
青囊:古代书袋,这里指学问。
营:经营,此处指研究。
丹灶:炼丹的炉灶,象征修炼。
工夫:功夫,这里指精力和时间。
无生话:指世俗生活。
忘言了:无需多言,意指心无杂念。
自祭文:自我祭祀的文章,可能指写墓志铭。
信手摸:随手撰写。
□□□年:此处缺失具体数字,可能是年龄或时间。
未遑:没有时间。
一抔:一捧,少量。
□□□良图:此处也缺失具体字词,可能指美好的规划或遗愿。
- 翻译
- 虽然桑树和榆树的影子还未逼近傍晚,我还是在早晨忙碌着,为孩子们准备教育
在书房里仔细研读,投入修炼丹药
没有什么生计可以让我忘记,连自我祭祀也能随性而为
岁月匆匆,来不及筹备后事,只希望能留下一片净土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末年到元初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次韵曹清父营生坟追和范石湖韵四首(其一)》。从内容上看,诗人是在描绘自己或他人的墓地修建场景,并通过对比现实与自然界的状况来表达一种无奈和怀旧的情感。
"桑榆未迫尚东隅,诸子盈前返哺乌。" 这两句写的是环境和氛围,桑树和榆树还没有受到侵害,依然在东边的角落里,而孩子们则聚集在墓前,为父母守灵。这里的“未迫”表达了一种时间上的缓慢感,仿佛时间停滞,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悲凉的情绪。
"早检青囊营□□,□□丹灶著工夫。" 这两句则描写了墓地的具体修建情况。诗人提到早晨就开始检查青色的布囊(可能是用来覆盖或标记墓地用的物品),以及墓地上丹红色的火灶(烧纸钱等祭品的地方)显示出一番忙碌的场景。
"无生话可忘言了,自祭文能信手摸。" 这两句是对逝去岁月和亲人的一种缅怀。诗中提到“无生”可能指的是已经去世的人,“话可忘言了”表达了一种对过去记忆的珍视,而“自祭文能信手摸”则体现出一种对文字的依赖和信任,仿佛只有通过书写才能与逝去的灵魂沟通。
"□□□年未遑办,一抔□□□良图。"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未来的一种期待或计划,但具体内容因字迹模糊而难以辨识。不过从上下文来看,这可能是在提及某个计划或者墓地的长远打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墓地修建和祭奠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对于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一种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记戊午十一月二十四夜梦
街南酒楼粲丹碧,万顷湖光照山色。
我来半醉蹑危梯,坐客惊顾闻飞屐。
长绦短帽黄絁裘,从一山童持药笈。
近传老仙尝过市,此翁或是那可识。
逡巡相语或稽首,争献名樽冀馀沥。
我欲自言度不听,亦复轩然为专席。
高谈方纵惊四座,不觉邻鸡呼梦破。
人生自欺多类此,抚枕长谣识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