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痛(āi tòng)的意思:极度悲伤和悲痛。
大公(dà gōng)的意思:公正、公平、公开。
弟兄(dì xiōng)的意思:弟兄指的是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鼎湖(dǐng hú)的意思:指地位崇高、声望显赫。
孤忠(gū zhōng)的意思:孤独而忠诚
继统(jì tǒng)的意思:继承传统,保持历史延续
吉梦(jí mèng)的意思:好梦、吉祥的梦境
家传(jiā chuán)的意思:指家族传承的东西,特指家族中代代相传的技艺、传统等。
礼经(lǐ jīng)的意思:礼经是指《礼记》,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懂得礼仪和规矩。
梦熊(mèng xióng)的意思:形容做了一个梦,感觉非常真实。
男子(nán zǐ)的意思:指有勇气、有胆识、有男子气概的男人。
片纸(piàn zhǐ)的意思:形容事物极其薄弱、微小。
前星(qián xīng)的意思:前兆、征兆
翘首(qiáo shǒu)的意思:指仰望、期待
施生(shī shēng)的意思:指人们互相帮助、互相救助,共同度过困难时期。
世及(shì jí)的意思:关注世事,关心他人。
尸谏(shī jiàn)的意思:指人死后留下的劝告或忠告。
先皇(xiān huáng)的意思:指已故的皇帝,尊称已去世的君主。
遗恨(yí hèn)的意思:指因为遗憾而产生的怨恨、不满或愤怒之情。
移宫(yí gōng)的意思:移宫指的是改变宫殿的位置,也用来比喻改变原有的安排或计划。
哀痛诏(āi tòng zhào)的意思:表示极度悲痛的宣告或表达。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腊月二十四日诏立皇嗣感赋》的第二首,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联“先皇遗恨鼎湖弓,世及家传总大公”,开篇即点明了主题,以“先皇遗恨”和“世及家传”为背景,暗含了对历史传承与权力交接的思考。其中,“鼎湖弓”借用了古代帝王去世的典故,象征着先皇的离世;“世及家传”则暗示了权力的继承问题,这里的“大公”可能是指公正、合理的继承原则。
颔联“谁误礼经争继统,妄拚尸谏效孤忠”,进一步探讨了权力交接中的道德与责任问题。这里提到的“礼经”指的是儒家经典中关于礼仪、继承制度的论述,而“争继统”则指争夺王位或继承权的行为。诗人质疑,究竟是何人违背了这些礼仪准则,导致了权力交接的混乱?同时,通过“妄拚尸谏”和“效孤忠”的描述,表达了对于那些为了维护正义、坚持原则而不惜牺牲自己的行为的敬佩。
颈联“弟兄共托施生茑,男子偏迟吉梦熊”,转而关注家族内部的关系与期望。这里“兄弟”代表了权力继承中的竞争者,“施生茑”可能象征着家族的期望和传承,而“吉梦熊”则可能寓指对未来美好未来的期盼。然而,这一联也暗示了家族内部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继承过程中的变数。
尾联“片纸病中哀痛诏,前星翘首又移宫”,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在病中接到的诏书,可能是关于皇嗣立储的重要决定,这引发了诗人内心的哀痛与忧虑。同时,“前星翘首”可能象征着人们对未来希望的期待,而“又移宫”则可能预示着权力中心的再次变动,反映了诗人对权力更迭的敏感和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权力交接、家族传承、道德责任等多重主题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其独特的历史视角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薛文学瑞室
君家旧事重黎后,可怕明州夕火红。
一见赤尼逃贾相,再教青妇助麋公。
澄师酒作天门雨,佛影龙回石窟风。
悬壁安车欣自若,汲云碗井静无功。
巢泥百代长帡燕,藜杖诸孙更吐虹。
却忆上林多属玉,只今何处有遗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