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重 阳 日 寄 浙 东 诸 从 事 唐 /李 郢 野 人 多 病 门 长 掩 ,荒 圃 重 阳 菊 自 开 。愁 里 又 闻 清 笛 怨 ,望 中 难 见 白 衣 来 。元 瑜 正 及 从 军 乐 ,甯 戚 谁 怜 叩 角 哀 。红 旆 纷 纷 碧 江 暮 ,知 君 醉 下 望 乡 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衣(bái yī)的意思:指白色的衣服,也用来比喻清白无辜的人。
碧江(bì jiāng)的意思:碧江指的是水流清澈、碧绿而宽广的江河。在成语中,碧江常常象征着美好的环境和繁荣。
从军(cóng jū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参军入伍,投身军队。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红旆(hóng pèi)的意思:红色的旗帜,象征着革命斗争和胜利。
军乐(jūn yuè)的意思:指军队行进时演奏的乐曲,也比喻人们团结一致、合作无间的状态。
叩角(kòu jiǎo)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触角,互相较量、竞争。
门长(mén cháng)的意思:指人家庭富裕,门庭热闹。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望乡(wàng xiāng)的意思:指思念家乡或故乡的情感。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望乡台(wàng xiāng tái)的意思: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注释
- 野人:乡野之人。
病:疾病。
门长掩:家门常关。
荒圃:荒芜的园子。
重阳菊:重阳节的菊花。
愁里:忧愁之中。
清笛:清脆的笛声。
望中:远望。
白衣:穿白衣的人(可能指亲友)。
元瑜:历史上的元瑜,这里借指有从军经历的人。
从军乐:从军的欢乐。
宁戚:古代隐士,此处象征有哀愁的人。
叩角:敲击牛角,古人表达哀愁的方式。
红旆:红色的旗帜。
碧江:绿色的江面。
暮:傍晚。
知君:知道你。
醉下:醉酒后。
望乡台:眺望故乡的高台。
- 翻译
- 乡野之人多病,家门常常紧闭,重阳节时荒芜的园子里菊花独自开放。
在忧愁中又听到凄凉的笛声,遥望远方却看不见穿白衣的人前来。
元瑜正值从军建功立业的欢快时光,而宁戚又有谁能理解他敲角表达的悲哀。
傍晚时分,江面上飘动着红色的旗帜,想必你已醉酒站在望乡台上眺望故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边塞军营的萧瑟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来客的期待与失望,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这两句写出了边塞孤寂的情景,人们因为疾病而关门闭户,而荒废的园圃中,只有菊花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依然开放,显得特别凄凉。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这两句诗人通过耳边传来的悠扬笛声,表达了内心的忧虑和对远方来客的期待,但这种期待又因为难以实现而感到失落。
"元瑜正及从军乐,宁戚谁怜叩角哀。" 这两句写诗人与战友们在一起庆祝节日之时,心中却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苦难的哀伤。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军营暮色中的景象,旗帜在晚风中飘扬,而诗人则借酒浇愁,在高台上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孤独与寂寞,以及人在异乡时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吕寺丞希彦邠州签判
自有仲宣乐,从军仍近亲。
关河历周郑,风雪过咸秦。
原上方驱马,鞍傍忽起鹑。
世家传钓玉,重问渭川滨。
送刁秘校授涟水主簿归四明省亲
桂得常娥枝,妇得黄姑女。
直归东海头,翁妪笑相语。
何当却之官,古县入平楚。
莫嫌簿书繁,百事由区处。
依韵和刘比部留别
春云已泊帘,浓淡半晴天。
沙草微抽绿,林枝远带烟。
况兹逢晚景,那更送归船。
苦酒聊为酌,无劳辨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