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未登社坛,直欲破刘城。
蛾以灯为光,蚊众成雷声。
蚋嗜醯杂袭,蚓饮泉亦清。
蝇吮血美炙,犬以秽为鲭。
狐依冢作祟,鼠谓社可凭。
《演雅二十韵》【宋·刘克庄】学道无所得,惟于鄙事能。九帙后篇什,来世有公评。岂未登社坛,直欲破刘城。六言与七字,如九转炼成。宇宙中间物,琐屑不记名。孰能通伦类,挑抉其微情。蛾以灯为光,蚊众成雷声。桑老蚕茧白,草腐萤爝明。幽谷闻绵蛮,知有迁乔莺。落日见科斗,深夜有蝈鸣。蚋嗜醯杂袭,蚓饮泉亦清。蝇吮血美炙,犬以秽为鲭。蛇非性好曲,蠖负屈求伸。蚤惧鸺鹠撮,自匿于衣巾。虱愁犊鼻破,不免景略扪。狐依冢作祟,鼠谓社可凭。痛掴一掌血,饱食五鼎烹。畴昔同袍子,来问侬师承。前柴桑处士,后半山老人。讵能追高雅,或可洗腐陈。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3367c6a36935908769.html
半山(bàn shān)的意思:指山脚下或山的一半处。也用来形容位置不高、等级不高或程度不深。
饱食(bǎo shí)的意思:指吃得饱饱的,饱食一顿。
鄙事(bǐ shì)的意思:指卑劣、可耻的事情。
不免(bù miǎn)的意思:难免、不可避免
蚕茧(cán jiǎn)的意思:比喻人在狭小的环境中生活、工作,无法自由发展。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畴昔(chóu xī)的意思:很久以前的时光。
处士(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人。
鼎烹(dǐng pēng)的意思:指烹饪食物时,鼎锅内的水烧开,形容气势磅礴,声势浩大。
犊鼻(dú bí)的意思:比喻人的才能或技艺初露端倪。
负屈(fù qū)的意思:受委屈,受冤枉,遭受不应有的待遇。
高雅(gāo yǎ)的意思:指文化修养深厚、举止言谈优雅、高尚典雅的品质。
公评(gōng píng)的意思:公众评判,公正评价
后半(hòu bàn)的意思:指时间、空间、数量等在某一时刻或某一范围内的后半部分。
记名(jì míng)的意思:记住姓名,记住名字。
九转(jiǔ zhuàn)的意思:形容事情经历多次转变或经历多次考验后才能成功。
讵能(jù n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或人的能力非常有限,不能胜任某项任务或达到某种要求。
科斗(kē dòu)的意思:形容人们争斗激烈,力量相当。
来世(lái shì)的意思:指来世的生活或者来世的报应。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六言(liù yán)的意思:指由六个字组成的成语。
伦类(lún lèi)的意思:伦类指的是同一类别或同一级别的人或事物。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绵蛮(mián mán)的意思:形容柔软、绵软,没有力量。
袍子(páo zǐ)的意思:指同一行业、同一职业的人之间的互相包庇、互相庇护。
篇什(piān shí)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作品数量众多。
七字(qī zì)的意思:形容内心不安、焦虑不定。
迁乔(qiān qiáo)的意思:指迁移、搬迁、转移。
求伸(qiú shēn)的意思:指向别人求助、请求援助。
屈求(qū qiú)的意思:委屈自己,迁就他人;忍辱负重。
日见(rì jiàn)的意思:每天都见到,经常见到
社坛(shè tán)的意思:指社会上公众的舆论和评价之中,以及社会上的各种场合中。也用来形容社会上各种人物的交往和争论。
深夜(shē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沉时刻,通常指夜晚较晚的时间段。
师承(shī chéng)的意思:指一个人通过学习向他人学习并接受其指导,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吮血(shǔn xuè)的意思:指恶劣地剥削、掠夺他人的血汗和财富。
琐屑(suǒ xiè)的意思:琐细、微小的事物或细节。
所得(suǒ de)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在某种活动中所得到的利益或收益。
挑抉(tiāo jué)的意思:指对事物要求过高,挑剔吹毛求疵。
同袍(tóng páo)的意思:同袍指同穿一袍的人,比喻同属一个团体、同在一条战线上的人。
微情(wēi qíng)的意思:微小的情感或感情细微的变化。
五鼎(wǔ dǐng)的意思:五大鼎立,指五个强大的势力共存。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鸺鹠(xiū liú)的意思:比喻人们追求权势和利益的行为。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衣巾(yī jīn)的意思:指衣带和巾帕,比喻亲密的关系。
一掌(yī zhǎng)的意思:指一只手掌,也比喻一次打击或摧毁。
萤爝(yíng jué)的意思:形容火光闪烁,熠熠生辉。
幽谷(yōu gǔ)的意思:幽谷指的是深山中幽静的山谷,也用来形容偏僻、隐蔽的地方。
宇宙(yǔ zhòu)的意思: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个领域内无人能及、无与伦比。
杂袭(zá xí)的意思:指各种不同的袭击或攻击。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转炼(zhuǎn liàn)的意思:转变,改造
作祟(zuò suì)的意思:指恶鬼或邪灵在人间作恶,引发不幸或困扰。
五鼎烹(wǔ dǐng pēng)的意思:指料理丰盛、菜肴丰美。
这首诗名为《演雅二十韵》,由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这是一首集大成于一体,融汇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全诗围绕“学道无所得”这一核心,展开了一系列对自然界、人生境遇以及文化修养等方面的深刻反思。
首先,“学道无所得,惟于鄙事能。”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态度,即通过学习来掌握世间万物,虽然未能触及高深的道理,但在日常琐碎的事务中却能有所作为。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谦逊,更透露出他对“道”的追求和敬畏之心。
接着,“九帙后篇什,来世有公评。”则是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自信与期待。他以“九帙”比喻自己的作品,将其定位为经典级别,并且相信这些作品将会在未来得到公正的评价。这里透露出诗人的文艺理想和对后世的期许。
随后的“岂未登社坛,直欲破刘城。”则是一种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渴望和追求。在古代,社坛象征着文化的高峰,而“破刘城”则是用来形容学问之难。这里诗人其实是在表达自己对知识无限的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六言与七字,如九转炼成。”展示了诗人的文学造诣,强调了语言的精炼和艺术的层次感。通过“炼成”的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字处理的极致追求。
以下几句:“宇宙中间物,琐屑不记名。”则是对自然界万象万化的描绘,以及对这些现象的淡然态度。这里“不记名”意味着诗人对于那些不为世人所知晓的小事物持有一种超然的观察姿态。
紧接着,“孰能通伦类,挑抉其微情。”则是诗人对于探求自然界和人生中细微之处的渴望。这里“孰能”表达了对这种能力的敬佩,而“挑抉”则展示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力。
接下来的部分,是一系列通过自然界中的小生物来比喻世间百态的情景。从蛾、蚊到老桑树、腐草,乃至于幽谷的绵蛮,每一个形象都承载着诗人对于生命和世界的独特感悟。
最后,“畴昔同袍子,来问侬师承。”则是对过去学术传承的一种怀念。诗人通过提及“前柴桑处士,后半山老人”,表达了自己与前贤相连的心愿,以及对于文化知识的传递和继承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演雅二十韵》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审视,也是诗人对个人修养、学术追求以及文学创作等多个层面的思考。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物的观察,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宇宙万象和生命本质的理解,同时也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这不仅是一次文学上的探索,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