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因为阅读了佛经和儒家经典,
所以心中不再有烦恼之事。
- 注释
- 上下经:泛指各种宗教或哲学经典。
经:佛教经典。
烦恼事:生活中的困扰或忧虑。
慈:仁慈。
俭:节俭。
不为先:不是首要原则。
躬行:亲身实践。
五个字:可能指的是某种道德准则或教诲,具体未明,但强调的是实际行动。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歌,诗人张镈通过这短暂的文字,表达了自己阅读经典和领悟道理后达到心灵平静无忧的状态。
"因看上下经,便无烦恼事。" 这两句表明诗人通过研读古籍经典,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从中获得了对世事的深刻理解和超然物外的心境,因此对于世间纷扰复杂的烦恼事务,都能保持一种淡定与豁达。
"慈俭不为先,躬行五个字。"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生活中的简朴态度和自我修养的行为。"慈俭"指的是节俭、宽厚的品质,而"不为先"说明这种美好的品德并非外在的装饰或炫耀,而是内心深处的自然流露。"躬行五个字"则可能暗示诗人遵循着某种简洁而又富有意义的生活原则,例如"俭以养德"等,这些原则成为他日常行动的指南。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修养与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和高洁人格的一种生活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其九题《南汇朱烈妇行略》后
大节贞于石,烈铮铮,兵戈丛里,淋漓骂贼。
九死不辞刀见血,分裂金闺弱质。
尽愧煞,须眉人物,生就秋风荼蓼命,况伤心,少小成孤特,铭表字,待谁泐。
忆从烽火流离日,问人闲,裙钗多少,烟埋雾塞。
衰草茫茫斜照里,何许英魂招得,更无处,搜寻玉骨。
千载春申江上月,照孤城,常作冰霜色,泰山重,死应值。
金缕曲·其三题《华亭徐式如孝廉良钰女投水殉节行略》
惊望欃枪出,问当时,衣冠几辈,甘心从贼。
有女髫年能就死,省识冰心玉质。竟葬,芦边水侧。
千载横云山上月,照孤城,常作秋霜色,魂在否,招谁得。
阿翁文字传金石,廿年前,名场相望,长江远隔。
今日挂蒲三泖路,幸得词坛相识,是名父,当生英物。
我辈浮沈真愧死,看裙钗,大节悬天日,歌未已,气雄直。
疏影.咏影
香云冉冉,比个人姿态,还更轻倩。
立也亭亭,行也珊珊。
无言俏倚深院,角巾依约当屏背。
和压鬓,花枝低颤,任生绡,周昉描来,无此丰神淡远。
犹记纳凉亭宇,那人正背立。
衫袖风飐,浓似春云,淡似秋烟。
几曲阑干寻遍,分明转眼帘波碎。
唤不转,真真半面。
更晚来,落照低迷,化作一庭幽怨。
满江红·其五望谢公青墩故园读书处,三和前韵
北郭青墩,想魂魄、犹应恋此。
敢则谓、青山谢傅,将无同是。
相赏便携泉石意,自怡祗合烟霞寄。
正栖丘、饮谷十年前,难忘矣。菱角美,香芹旨。
寒月白,暮云紫。有晓猿夜鹤,招予唯唯。
纵隔千山还可共,不知一事徒深耻。
问半生、踪迹尚沉浮,无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