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呗声(bài shēng)的意思:指音乐、歌唱等声音悠扬、动听。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常住(cháng zhù)的意思:常年居住,不离开。
长日(cháng rì)的意思:时间长,指日子过得很慢或很长久。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梵呗(fàn bài)的意思: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颂扬。
逢迎(féng yíng)的意思:指为了迎合他人的意思而主动去迎合对方的喜好或者要求。
花宫(huā gō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风度美丽、宜人。
流阴(liú yīn)的意思:指云彩流动,阴影移动的景象。比喻形势变化无常。
盘山(pán shān)的意思:指山势蜿蜒曲折,形状像盘子一样。
日时(rì shí)的意思:指时间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宿昔(sù xī)的意思:很久以前的时光
霞气(xiá qì)的意思:指美好而丰盛的景象或气氛。
小憩(xiǎo qì)的意思:短暂休息、稍作停留
轩窗(xuān chuāng)的意思:指高大、宽敞、明亮的窗户,也用来形容屋子豪华富丽。
夜春(yè chūn)的意思:指夜晚的春天,比喻事物突然发生或出现。
怡情(yí qíng)的意思:舒适愉悦的心情
云霞(yún xiá)的意思:指云彩和霞光,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自具(zì jù)的意思:
自备;为事物本身所具有。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运筹画策,自具於章表;献可替否,总归於笔札。”《新五代史·杂传一·罗绍威》:“起亭堠,供帐什物自具, 梁 兵数十万,皆取足。” 明 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然究之作者命意敷辞,兼於诸义不设自具。” 清 曾国藩 《答刘孟容书》:“冠履不同位,凤凰鴟鴞不同栖,物所自具之分殊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得者以文化不受影响於异邦,自具特异之光彩;近世中衰,亦世希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山中景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首联“宇接花宫景倍清,轩窗小憩足怡情”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宇接花宫,轩窗小憩,不仅体现了环境的清幽,也表达了诗人在此处得到心灵的慰藉与放松。
颔联“高松自具云霞气,长日时闻梵呗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高耸的松树仿佛自带云霞之气,长日里不时传来寺庙的梵呗之声,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又融入了宗教文化的静谧与庄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和谐之美。
颈联“蓟夜春光还宿昔,田盘山色早逢迎”则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蓟夜春光,田盘山色,诗人通过对比与联想,描绘了夜晚与白天、过去与现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相互映照与交融,展现了时间流转中的不变之美。
尾联“流阴不住原常住,静趣多从即境生”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哲思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内心宁静的深刻感悟。流阴(流逝的时间)看似不停,但内心的宁静与乐趣却能在当下即刻产生,强调了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寻找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思考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洞察的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东白叶徵士
至宝惟人材,所宝非全璧。
缅怀古圣贤,頫仰流汗赤。
龙媒日千里,远道如所适。
一鸣万马瘖,见之皆辟易。
伯乐虽相知,不辨骊黄色。
斯人去我久,千载犹旦夕。
伟哉东白翁,平生数亲炙。
南望吹箫台,矫首空叹息。
何时一相见,斗酒浇胸臆。
醉酒且勿言,中心期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