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署中竹园偶成·其一》
《署中竹园偶成·其一》全文
明 / 苏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种竹未成阴,萧疏素心

篱边初著笋,叶处已鸣禽

月入风翻影,春过暑不侵。

閒来听夜籁,恍惚若闻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恍惚(huǎng hū)的意思:形容思想或感觉迷糊,不清晰或不真实。

鸣禽(míng qín)的意思:指鸟类在清晨或黄昏时发出的鸣叫声。

素心(sù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心地纯良善良,没有私心杂念。

萧疏(xiāo sh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稀疏、冷落、荒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署中竹园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的清幽与生机。

首联“种竹未成阴,萧疏协素心”,开篇即点明了竹子尚未长成,竹林稀疏,却与诗人高洁淡泊的心境相契合。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竹子的萧疏与诗人的素心相互映照,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雅。

颔联“篱边初著笋,叶处已鸣禽”,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的动态美。新笋破土而出,预示着生命的勃发;而鸟儿在竹叶间鸣叫,增添了竹林的生机与活力。这两句通过动植物的活动,生动地展现了竹林的勃勃生机。

颈联“月入风翻影,春过暑不侵”,则从视觉和感受两个角度描绘了竹林的静谧与凉爽。月光透过竹叶洒下斑驳的光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同时,竹林似乎能抵御季节的更替,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也能保持一片清凉,体现了竹林的独特魅力。

尾联“闲来听夜籁,恍惚若闻琴”,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竹林夜晚声音的独特感悟。在闲暇之时,倾听竹林中的自然之声,仿佛听到了悠扬的琴声,将人带入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和心灵的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雅。

作者介绍

苏升
朝代:明

苏升,字孺子,号紫舆。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官新建知县。有《读易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事又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卷七五。
猜你喜欢

道间驰荔

六月炎天下丹子,带露凌风日千里。

吾皇慈俭却献来,六宫不袭唐朝事。

王公厌饫远域珍,岂识宵驰常暍死。

郡侯何用苦区区,暑气隆时劳送似。

色香俱坏仅存名,鸟飞不到人何胜。

登盘乍试犹嫌味,颗颗谁知血汗成。

(0)

谢蔡知县白莲栽

忠惠当年种,濂溪此日分。

开筵胜玉碗,围坐当冰盆。

性地元无染,心源自有根。

江湖情渐懒,乐在闭柴门。

(0)

得水苍佩

被褐磊落怀,白日凝光采。

初疑东君佩,掷地今犹在。

工倕巧得之,刻画探真宰。

饥蛟出潜渊,怒势吁可骇。

凭谁缚致斯,百勇不可解。

常恐毫发间,捷出风云会。

今我隐几看,咫尺临沧海。

平生冰雪心,至心无由改。

情亲金石交,佩重韦弦戒。

持身有不如,顾諟能无愧。

(0)

读先君新第落成诗有感因韵书示蒙孙·其一

信矣贤愚共一初,都缘勤怠遂殊居。

渊源有本天同健,潢潦无根夕易除。

何事不为尘所染,平生须有善堪书。

要从陋巷甘勤苦,始得声名满观渠。

(0)

送李尉赴宁德任

谁谓山城僻,而居尉秩卑。

地偏声易著,才钜职优为。

学召源流远,仁随大小施。

云龛当日事,即此以为基。

(0)

和许月湖游鼓山

伐坐尘坌中,秋汗正浃背。

闻君游鼓山,骑马破烟霭。

不向晓中看,安得识眉黛。

飘然出樊笼,始觉此身大。

登高望四远,何物非砺带。

行窥灵源洞,往往众仙会。

青山为佳人,分外作幽态。

而我俗缘重,不到清凉界。

新诗时一吟,忽在千岩外。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