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座(bā zuò)的意思:指八座山峰,比喻人才辈出,众多杰出的人物。
楚俗(chǔ sú)的意思:楚地的风俗习惯。指楚国的风俗习惯,也泛指楚地的风俗习惯。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端阳(duān yáng)的意思:端阳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别称,也称为重阳节。端阳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和祭祀祖先的节日。
夺标(duó biāo)的意思:指在竞赛或比赛中取得最高荣誉或称号。
风习(fēng xí)的意思:指社会风气、人们的习惯。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海旁(hǎi páng)的意思:指在海边或靠近海边。
击目(jī mù)的意思:直截了当地打击对方的眼睛,比喻言辞或行动尖锐、刺激,能刺痛人心。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龙舟(lóng zhōu)的意思:指龙舟竞赛,也比喻团结协作、同心同德。
汨罗(mì luó)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猛、勇敢。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谁肯(shuí kěn)的意思:表示对于某种行为或事情,没有人愿意或敢于去做。
习习(xí xí)的意思:形容风或气息轻柔、微风吹拂的样子。
悬门(xuán mén)的意思:指事情的结果或者决定因素悬而未决,无法确定。
薰风(xūn fēng)的意思:指风吹过后,留下的芳香气味。
正长(zhèng cháng)的意思:指事物的大小或长度合适、适中。
忠魂(zhōng hún)的意思:指忠诚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珠江(zhū jiāng)的意思:指珠江,是中国南方最长的河流之一,也是广东省的母亲河。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 鉴赏
这首《端阳》诗,由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景象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首先,“八座薰风习习凉”,开篇即以轻柔的春风,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预示着端午佳节的到来。接着,“俄惊佳节又端阳”,诗人巧妙地运用“俄”字,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节日的突然降临,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家家虎艾悬门外,处处龙舟竞海旁。”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着虎艾,象征驱邪避灾;而河畔或海边,龙舟竞渡的场景则充满了竞技与欢腾的气息。通过这些细节,诗人成功地勾勒出了端午节热闹非凡的节日气氛。
“击目自知同楚俗,夺标谁肯让珠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端午节习俗的认同与自豪感。他不仅亲身参与了这些活动,还深刻理解并融入了楚地的风俗习惯。同时,诗人也以“夺标谁肯让珠江”一句,展现了对竞争精神的赞赏和对胜利的渴望。
最后,“汨罗此日风波起,千古忠魂恨正长。”诗人将视线转向历史,提到了屈原投汨罗江的故事。这一天,波涛汹涌的汨罗江不仅见证了屈原的壮烈之举,也成为了后人纪念这位伟大爱国者的永恒场所。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屈原忠诚与爱国精神的敬仰,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感慨。
综上所述,《端阳》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民俗风情,更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文化深度和情感温度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崔员外使回入京金钩驿逢因赠
六星宫里一星归,行到金钩近紫微。
侍史别来经岁月,今宵应梦护香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