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端诚(duān chéng)的意思:指言行正直,态度坦诚,没有任何虚伪和欺骗。
冠礼(guàn lǐ)的意思:指在正式场合接受冠冕的礼仪,也用来形容受到崇高的荣誉或尊重。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青盖(qīng gài)的意思:指蓝天白云,形容天空晴朗明净。
求全(qiú quán)的意思:指为了追求完美或者避免遗憾而不计代价,不顾一切地追求目标。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幽兰(yōu lá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清雅、高洁的环境中成长,保持纯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气质。
中国(zhōng guó)的意思:指中国这个国家,也可用来指中国的文化、历史和人民。
衣冠礼乐(yī guān lǐ yuè)的意思:指古代社会中的文化礼仪和乐曲,也用来形容人的仪表端庄、举止文雅。
- 注释
-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和礼仪象征,代表文化传统。
礼乐:古代社会的礼仪和音乐,体现文明程度。
端诚:端正真诚,形容宫殿的庄重和忠诚。
幽兰:兰花,常用来象征高洁,此处可能暗指遗失的文化精髓。
一炬烟:比喻宫殿被毁,只剩灰烬,暗示国家衰败。
- 翻译
- 中国的礼仪制度首重衣冠,国家灭亡后哪里还能期待完整保留。
凄清的宫殿只剩下青色华盖,又怎能比得上幽静的兰花在火中燃烧的景象。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的《蔡州(其一)》,通过对蔡州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衰亡的沉痛感慨。"中国衣冠礼乐先"一句,强调了蔡州(今河南汝南一带)曾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重要中心,但随着国运的变迁,"国亡那得更求全",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接下来的"凄凉青盖端诚殿",以"青盖"象征宫殿,"端诚殿"可能指的是重要的礼制场所,如今却显得凄凉冷清,暗示了王朝的衰败。最后一句"何似幽兰一炬烟",通过比喻,将宫殿的荒废比作幽兰在烈火中化为灰烬,形象地表达了对蔡州乃至整个国家命运的哀叹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