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故县道中的心境。首句“尘事年来亦屡更”,透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中琐碎事务的感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接着,“此身与世澹无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淡漠的态度,似乎在说他已不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内心保持一种超然的状态。
“弊裘羸马嘉阳道”,通过描述穿着破旧皮衣、骑着瘦弱马匹的自己行走在嘉阳道上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简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可能是在逃避或寻找某种内心的平静。这里的“嘉阳道”可能象征着一条通往内心深处的道路,或是诗人精神上的归宿。
最后一句“只有云山管送迎”,则以自然界的云和山作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外界的和谐相处,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依赖。这里的“送迎”二字,既指自然界的景象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与变化,仿佛自然界的云山在陪伴着他,给予他安慰与指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尘世变幻时的淡泊心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依赖,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思山居一十首·忆药苗
溪上药苗齐,丰茸正堪掇。
皆能扶我寿,岂止坚肌骨。
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阳蕨。
岂如甘谷士,只得香泉啜。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瀑泉亭
向老多悲恨,凄然念一丘。
岩泉终古在,风月几年游。
菌阁饶佳树,菱潭有钓舟。
不如羊叔子,名与岘山留。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书楼晴望
幽居人世外,久厌市朝喧。
苍翠连双阙,微茫认九原。
残红映巩树,斜日照轘辕。
薄暮柴扉掩,谁知仲蔚园。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似鹿石
林中有奇石,仿佛兽潜行。
乍似依岩桂,还疑食野苹。
茸长绿藓映,斑细紫苔生。
不是见羁者,何劳如顿缨。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金松
台岭生奇树,佳名世未知。
纤纤疑大菊,落落是松枝。
照日含金晰,笼烟淡翠滋。
勿言人去晚,犹有岁寒期。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柏
闻有三株树,惟应秘阆风。
珊瑚不生叶,朱草又无丛。
未若凌云柏,常能终岁红。
晨霞与落日,相照在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