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深那可访,地久阻相传。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赋 得 长 洲 苑 送 李 惠 唐 /郎 士 元 草 深 那 可 访 ,地 久 阻 相 传 。散 漫 三 秋 雨 ,疏 芜 万 里 烟 。都 迷 采 兰 处 ,强 记 馆 娃 年 。客 有 游 吴 者 ,临 风 思 眇 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采兰(cǎi lán)的意思:采摘兰花
馆娃(guǎn wá)的意思:指人们因为贪图享乐而不思进取、追求虚荣的状态。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眇然(miǎo rán)的意思:形容景象模糊、朦胧不清。
强记(qiáng jì)的意思:指记忆力强,能够牢固记住事物或知识。
秋雨(qiū yǔ)的意思:秋天的雨。
散漫(sǎn màn)的意思:指思维或行为不集中,无条理,缺乏秩序。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疏芜(shū wú)的意思:指清理、整顿,使杂乱的事物变得整齐有序。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 翻译
- 草木丛生难以探访,长久以来信息难传。
秋雨连绵无边无际,远望烟雾稀疏荒凉。
迷失了兰花盛开的地方,勉强记得馆娃宫的岁月。
有位游历吴地的客人,面对清风感到无限惆怅。
- 注释
- 草深:草木茂盛。
那可:怎能。
访:探访。
地久:长久。
阻:阻碍。
相传:传递。
散漫:连续不断。
三秋雨:整个秋季的雨。
疏芜:稀疏荒芜。
万里烟:广阔的烟雾。
都迷:全都迷失。
采兰处:兰花盛开的地方。
强记:勉强记得。
馆娃年:馆娃宫的年代。
客有:有位客人。
游吴者:游历吴地的人。
临风:面对清风。
思眇然:思绪飘渺,感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岁月沧桑的意境。开篇“草深那可访,地久阻相传”两句,通过草深和时间久远,表达出一种无法探寻往昔的无奈和隔阂。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蕴含着诗人对于时光流逝、难以追溯过去的感慨。
“散漫三秋雨,疏芜万里烟”一句,则是对雨和烟的形容,它们似乎都在诉说着某种淡远的情怀。三秋之雨,既可以理解为连绵不断的秋雨,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疏芜万里烟”,则更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仿佛那烟中有无限的情愫。
接着,“都迷采兰处,强记馆娃年”两句,让人感觉到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和留恋。采兰是一种寻找清高之物的行为,而“都迷”则表明了这一举动带有一种迷离感。至于“馆娃”,通常指的是宫中的侍女或儿童,这里的“强记”表现出诗人对于那一段往事的刻骨铭心。
最后,“客有游吴者,临风思眇然”两句,则是对一种飘泊之人的感慨。游吴者,或许是一种逃离现实的行为,而“临风”则让人想象到那个游子在风中驻足回望的场景。“思眇然”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那游子心中所思之事,是那么的遥远而又模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事更迁的一种深沉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兔丝诗
轻丝既难理,细缕竟无织。
烂熳已万条,连绵复一色。
安根不可知,萦心终不测。
所贵能卷舒,伊用蓬生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