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根(bìng gēn)的意思:指疾病的源头或问题的根源。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凡夫(fán fū)的意思:指普通人,平凡的人。
离相(lí xiāng)的意思:形容离开原来的位置、状态或样子。
弄花(nòng huā)的意思:弄乱或破坏花朵,比喻糟蹋或糟糕地处理事物。
迷人(mí r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吸引力,令人着迷。
难易(nán yì)的意思:指困难与容易,相对而言,表示事物的程度或难易程度。
说有(shuō yǒu)的意思:指以言辞来控诉或指责某人,表达对其行为或言论的不满或不认同。
妄说(wàng shuō)的意思:胡乱说话,不负责任地说话。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智量(zhì liàng)的意思:智慧和才智的量度。
- 翻译
- 凡夫的智慧有限,随意评价事物的难易。
离开了具体的形象,如同虚空一般,完全符合佛的智慧。
戒律如同虚空无边,但迷惑的人自己设定遵守的标准。
对于错误的认知,他们不愿改正,只是固执地执着于表面现象。
- 注释
- 凡夫:普通人,指未开悟的人。
智量狭:智慧有限,见识不广。
妄说:随意乱说,没有根据的言论。
有难易:事物的难易程度。
离相:超脱具体形象,达到空灵境界。
虚空:比喻无边无际,无实体的存在。
诸佛智:佛的智慧,指超越世俗理解的智慧。
戒相:戒律的表现形式或规定。
迷:迷失,不明白。
自作持:自己制定并坚持。
病根:错误的认知或问题根源。
不肯拔:不愿意去除或改变。
执是:固执己见,坚持认为是对的。
弄花枝:比喻只在表面打转,没有深入本质。
- 鉴赏
此诗偈出自唐代和尚庞蕴之手,体现了佛教中关于智慧、戒律与迷妄的深刻思考。
首句“凡夫智量狭,妄说有难易。”表达了普通人智慧有限,不应轻易评判事物的难易。"凡夫"指的是没有达到觉悟的普通众生,而"智量狭"则说明他们的认知能力局限。
接着,“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此句通过比喻,将“离相”(即超脱世间相对概念)比作广阔如虚空,强调了达到这种境界可以完全契合佛陀的智慧。这里所说的"离相"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即超越一切相对的、变化无常的现象,达到了真理的层次。
紧接着,“戒相如虚空,迷人自作持。”则指出戒律(即佛教的戒条)就像虚空一样宽广而深远,但世人却因迷惑而自行其是非,固守自己的见解。"迷人"是对那些未能悟到真理、仍处于迷茫状态中的人的称呼。
最后,“病根不肯拔,执是弄花枝。”此句用“病根”比喻心中的烦恼和无明,而“不肯拔”则表达了人们对这些内在烦恼视而不见、不愿抛弃的态度。"执是弄花枝"则形象地描绘出人们因執著于世间的虚幻之物(如同玩弄无用的花枝),从而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
总体来看,这首诗偈通过深邃的佛教哲理,启迪读者超越世间的相对概念,认识到戒律的重要性,并警示人们对于内心烦恼和执著应持有清醒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