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营茅屋,示此惜花意。
《桂》全文
- 翻译
- 再也闻不到那清新的香气,洁白如雪的花瓣散落一地。
枝头还留有青翠的叶子,浓密的树荫还能提供遮蔽。
我打算建造一座小屋,以此表达我对花朵的珍爱之情。
这个想法不易说出口,因为普通人缺少那份清雅的情趣。
- 注释
- 清香:清新的香气。
雪英:比喻洁白的花瓣。
满地:到处都是。
青青叶:青翠的叶子。
浓阴:浓密的树荫。
营茅屋:建造简陋的小屋。
惜花意:对花的爱护和珍惜之情。
兹谋:这个计划。
俗士:普通人。
清致:清雅的情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鲜花不再的无限感慨。"清香不复闻,雪英惊满地"表明桂花的芳香已经消散,花瓣如同初冬之雪纷纷扬扬,覆盖大地,显示出一种凄美与哀愁的情怀。
"尚馀青青叶,浓阴犹可庇"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即便是花落了,但树上仍有绿叶可以遮阴,保持着生机。这种描写也反映出诗人的情感深处,虽万物凋零,却依然寻找生命之美。
"我欲营茅屋,示此惜花意"表达了诗人想要隐居自然,以茅屋为伴,来保存这份对花的珍惜之心。这种情感与古代文人的高洁品格相契合,是他们对于世俗纷扰的一种逃避。
最后两句"兹谋未易言,俗士寡清致"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恼和无奈,他想要传达这种对花的珍惜之情却难以启齿,因为在他看来,大多数普通人(俗士)很少有真正纯净高洁的情操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桂花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珍视和情感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涵碧阁东阳山水佳处予闻且久独未能往近得进
山水相和碧色鲜,中间飞阁插云端。
水声喷薄如孤泻,山势巉岩复对盘。
吟恐昔人精魄笑,到疑盛夏骨毛寒。
流觞已往双鱼在,怀古探奇两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