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令晋之鄙,嗜学如嗜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并驾(bìng jià)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地位、能力相等,平等并列,不分高低。
不暇(bù xiá)的意思:形容非常忙碌,没有空闲的时间。
鼎彝(dǐng yí)的意思:指古代的鼎和彝,代表权力和权威。
多士(duō shì)的意思:指多才多艺的人,多方面有才能的人。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广厦(guǎng shà)的意思:广厦是指宽敞而高大的房屋,也可以比喻宏伟的建筑物或庞大的机构。
寒芒(hán máng)的意思:形容寒气逼人的冬天。
黄琮(huáng có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为人忠诚正直,不贪图私利。
考亭(kǎo tíng)的意思:指对人的品德、能力进行评判和考察。
老笔(lǎo bǐ)的意思:指已经年老,但依然有很高的文才和写作能力的人。
勉旃(miǎn zhān)的意思:指勉力奋发,努力拼搏。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平津(píng jīn)的意思:指事物平稳、安定的状态。
器识(qì shí)的意思:指人的才智和见识。
奇文(qí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文字内容非常奇特、独特,与众不同。
岂徒(qǐ tú)的意思:不仅仅是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三策(sān cè)的意思:指政治、军事或其他方面的三种策略或计谋。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所化(suǒ huà)的意思:将某种事物或情况转化为另一种事物或情况。
霞佩(xiá pèi)的意思:指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贤能之士。
相上(x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地位、能力、才干等方面超过或高于别人。
雄跨(xióng kuà)的意思:指一个人或物体横跨在另一个人或物体之上,形容威武、雄壮或占据主导地位。
要当(yào dāng)的意思:指有志向、有决心要成为某种角色或担任某种职务。
遗经(yí jīng)的意思:指遗失经书,比喻珍贵的书籍或文化遗产因失传而令人惋惜。
伊洛(yī luò)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完美无缺,无可挑剔。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在所(zài suǒ)的意思:在某个地方或情况下必然发生或存在。
缫藉(sāo jiè)的意思:指修补、缝补衣物,也比喻修整文章或修饰言行。
则不(zé bù)的意思:表示如果条件符合或事实存在,则一定会发生某种结果。
子虚(zǐ xū)的意思:虚假、不真实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山行(其二)》,通过诗中描绘的山行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吾州固多士,霞佩相上下”,诗人以“吾州”开篇,点明了地点,同时以“多士”表达了对人才的赞美,接着用“霞佩”比喻士人的才华如同霞光般耀眼,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士人云集、才华横溢的景象。
接下来,“懿哉考亭老,伊洛与并驾”两句,诗人赞扬了考亭老(可能指理学家朱熹)的学问成就,将其与伊洛(伊河与洛河,古代文化中心)并列,强调了其学术地位的重要性。
“清庙荐鼎彝,黄琮加缫藉”两句,运用了祭祀的场景来象征学问的传承与尊崇,进一步强调了学术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遂令晋之鄙,嗜学如嗜炙”一句,通过晋地边远之地的人们对学习的热爱,表现了知识传播的广泛性和深远影响。
“岂徒挟老笔,秋风趁雄跨”两句,诗人以“挟老笔”形容学者的深厚学识,以“秋风趁雄跨”比喻学者的学术成就如同秋风扫落叶般迅速而有力,突出了学者的卓越贡献。
“奇文吐寒芒,明月夜相射”描绘了学者的著作如同寒芒般锐利,与明月交相辉映,既表现了作品的深邃与光芒,也寓意了学者的思想如同明月般照亮人心。
最后,“要当抱遗经,与帝陈广厦”表达了诗人希望学者们能够继承经典,为国家建设提供智慧与力量的愿望。“平津二三策,夫我则不暇”可能是引用或暗含其他典故,强调了学者的责任与紧迫感。
“士以器识先,兰鲍在所化”指出士人应以器量和见识为先,强调了个人品质与修养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行矣其勉旃,勿为子虚诧”则是对读者或后人的鼓励与期待,希望他们能勤奋努力,不要因虚妄之事而分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学者的才华与贡献,也表达了对知识传播、学术传承以及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