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周 公 美 韵 宋 /陈 文 蔚 风 光 报 答 可 无 诗 ,渐 喜 春 风 熟 燕 泥 。客 至 甚 思 留 竹 隐 ,书 来 无 奈 趣 岩 棲 。幸 同 故 国 云 虽 暮 ,郎 诵 新 吟 日 未 西 。自 愧 续 貂 才 不 敏 ,徘 徊 月 已 在 榱 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答(bào dá)的意思:
(1).犹答复。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上甚悦。素闻其声,虚心相待,每报答之,常手书称字。”《周书·卢柔传》:“书翰往反,日百餘牒。 柔 随机报答,皆合事宜。” 唐 元稹 《酬乐天余思不尽》诗:“次韵千言曾报答,直词三道共经纶。” 宋 曾巩 《答袁陟书》:“辱足下爱之深,处之重,不敢不报答。”
(2).酬报。《宋书·孝义传·吴逵》:“ 逵 时逆取邻人夫直,葬毕,众悉以施之, 逵 一无所受,皆佣力报答焉。”《南史·齐南康王子琳传》:“羣臣奉宝物名好,尽直数百金, 武帝 为之报答亦如此。”
(3).报谢恩惠。今多指用实际行动来表示感谢。《南史·江革传》:“卿荷国厚恩,已无报答,乃为虏立铭,孤负朝廷。”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一折:“我当口中衔铁,背上披鞍,报答你也。” 巴金 《朋友》:“你们待我太好了,我简直没法报答你们。”如:我们决心以更大的成绩来报答党的关怀。
(4).报聘。《后汉书·郑众传》:“今幸有度 辽 之众扬威北垂,虽勿报答,不敢为患。”不敏(bù mǐn)的意思:不敏指的是不灵敏、反应迟钝的状态。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榱题(cuī tí)的意思:
亦作“ 榱提 ”。屋椽的端头。通常伸出屋檐,因通称出檐。《孟子·尽心下》:“堂高数仞,榱题数尺。” 赵岐 注:“榱题,屋霤也。” 焦循 正义:“榱之抵檐处为榱题。其下覆以瓦,雨自此下溜,故为霤……自瓦言之为霤,自椽言之为榱题。”《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孝经》,死於 鲁 ” 张守节 正义引《韩诗外传》:“堂高九仞,榱提三尺。”按,今本《韩诗外传》卷七作“榱题三围”。 宋 叶适 《祭潘叔度文》:“侧躬容膝於榱题广屋之下,垢衣恶食於文绣膏粱之地。” 清 王韬 《倡建澳门镜湖医院序》:“於是榱题高下,製可从心。”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朗诵(lǎng sòng)的意思:朗诵是指高声地背诵或表演文学作品,以使听众能够清楚地听到并理解所朗诵的内容。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无奈(wú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可奈何的心情或境地。
续貂(xù diāo)的意思:续继前人所得,继续拥有财富或地位。
燕泥(yàn ní)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能保持清醒、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
岩栖(yán qī)的意思:岩栖意为在岩石上栖息,形容人或动物生活在偏僻的、荒凉的地方。
- 翻译
- 美好的景色无需诗歌来描绘,渐渐地,我欣喜于春风吹拂下燕子筑巢的场景。
客人来访,我非常想留住他们,在竹林深处隐居;书信到来,却只能遗憾地回应,只能在山岩间寻求栖息之所。
庆幸的是,尽管身在异乡,如同黄昏中的故乡云彩,但每天仍有新的诗篇可以朗诵,直到夕阳西下。
我自感才疏学浅,无法继续写出佳作,只能在月光下徘徊,抬头望向屋檐,心中充满感慨。
- 注释
- 风光:景色。
报答:回报。
可:能够。
无诗:无需诗歌。
渐喜:渐渐感到欢喜。
春风:春天的风。
熟燕泥:燕子筑巢。
客至:客人来访。
甚思:非常想念。
竹隐:竹林隐居。
书来:收到书信。
岩栖:山岩栖息。
故国:故乡。
云虽暮:即使在黄昏时分。
朗诵:朗诵。
新吟:新的诗篇。
自愧:自感惭愧。
续貂:比喻才能不足,无法接续前人的佳作。
才不敏:才智不敏捷。
徘徊:犹豫不决。
月已在榱题:月亮已经升到屋檐上。
- 鉴赏
这首宋诗《和周公美韵》是陈文蔚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以及对友人来访的欣喜之情。首句“风光报答可无诗”暗示了诗人认为美好的景色应当以诗歌相赠,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与诗兴的盎然。接着,“渐喜春风熟燕泥”描绘了春天燕子忙碌筑巢的场景,寓示着生机与活力。
“客至甚思留竹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热情挽留,希望客人能一同隐居在竹林之中,享受宁静的生活。而“书来无奈趣岩栖”则反映出诗人对于远方书信的期待,即使不能相聚,也能通过文字交流,寄托对友人的思念。
“幸同故国云虽暮”一句,将友人比作故乡的云,即使相隔遥远,但情感深厚,如同傍晚的云彩依然相连。诗人感叹时间虽晚,但仍有“朗诵新吟日未西”的兴致,表明他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不减。
最后,“自愧续貂才不敏”表达了诗人的谦逊,承认自己才华不足,无法与前人佳作相比。然而,“徘徊月已在榱题”以月升屋檐的景象收尾,寓意着诗人对文学的执着追求,即使夜深人静,仍在思考和创作。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坚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夏时对酒歌
春光奄忽朱明移,华丹委谢柔绿滋。
白日幸长走苦热,清夜虽短坐忘疲。
美人邀我入兰室,临池伏槛待月出。
左宦空嗟轩冤年,閒居忍负琴尊日。
万物萍浮无定踪,一身瓠落竟难容。
江边冉冉老将至,世上悠悠时未逢。
文章自古俱寂寞,富贵何如且行乐。
云梦徒誇献赋田,天禄终惭校书阁。
黄金为垒白玉浆,朱弦锦瑟泛清商。
若为劝饮须酩酊,我为高歌生慨慷。
明月渐升烛方灭,凉飔徐来缨欲绝。
莫愁残夜已栖乌,但恐先秋早鸣鴂。
陪宴孟中丞有涯作
青鸟顾鸒斯,神龙延尺蠖。
大观乃遗形,采士及葵藿。
揆予懵浮贱,担簦游宛洛。
情同过江枳,化异入海雀。
蔼蔼青云居,朝寺丽绮错。
肃穆栖天人,森沈响铃索。
孟公中州彦,逶迤象山岳。
逍遥冰井台,时传临海作。
解带沐华园,开樽睇兰薄。
朝与山人期,日晏褰珠箔。
纵横飞爵欢,下上论文乐。
玄缨非萝带,朱门岂丹壑。
中饮独徬徨,念我东皋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