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议(cháo yì)的意思:指朝廷的议事,也指政府的会议。
党人(dǎng rén)的意思:指党派之人,特指忠诚于党派的人。
抵掌(zhǐ zhǎng)的意思:用力相击双手掌心,表示赞许或敬佩。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改制(gǎi zhì)的意思:改变原有的制度或组织形式
后尘(hòu chén)的意思:指在别人的身后受到影响或被比较。
胡服(hú fú)的意思:指不合时宜的穿着或装束。
金缯(jīn zēng)的意思:形容文字、文章辞藻华美。
局定(jú dìng)的意思:指情况或局势已经确定或定局了。
埋轮(mái lún)的意思:指车轮埋入土中,比喻才能被埋没,无法发挥作用。
儒巾(rú jīn)的意思:儒巾指的是古代儒家学者所戴的头巾,用来比喻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人。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朔党(shuò dǎng)的意思:指北方的少数民族,特指北方的契丹族。
四筵(sì yán)的意思:四根绳索或绳索所系的车辕,比喻人的力量团结一致,协同合作。
台纲(tái gāng)的意思:指挥军队的重要纲领或方针。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幸有(xìng yǒu)的意思:幸运地拥有
遗经(yí jīng)的意思:指遗失经书,比喻珍贵的书籍或文化遗产因失传而令人惋惜。
终老(zhōng lǎo)的意思:指到老年时仍然健康、快乐地度过一生。
-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清朝末年社会变革时期,诗人丘逢甲对于科举制度改革的观察和感慨。首句“金缯局定厌儒巾”暗示了传统士人对科举制度的不满,他们认为这种以金银财帛为选拔标准的方式已不再符合儒家精神。次句“胡服群思逐后尘”则描绘了人们争相追求新式教育和西化潮流的情景。
“朝议颇闻图改制”表明朝廷内部确实有改革科举的讨论,试图打破旧有的框架。然而,“台纲原不重埋轮”暗示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体制的改变面临诸多阻力。“四筵抵掌东坡鬼”借苏东坡的典故,表达改革者们的智慧与决心,但也可能预示着改革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挑战。
“一网惊心朔党人”暗指改革触动了一些保守势力,引起他们的恐慌。最后两句“幸有遗经吾道在,山林终老著书身”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儒家经典的坚守,以及他选择退隐山林,专心著书立说,继续传播自己理念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历史典故,展现了丘逢甲对于科举改革的深沉思考和对个人理想的坚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