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竺能仁里,重游路不迷。
燕岭长衔雾,金河不贮泥。
窣堵方增饰,祇园得遍跻。
白龙(bái lóng)的意思:指纯洁无暇、高尚无私的人或事物。
贝叶(bèi yè)的意思:贝叶意为贝壳的叶子,比喻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丹凤(dān fè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美丽、出众。
梵王(fàn wáng)的意思:指尊贵的僧人或佛教高僧。
金河(jīn hé)的意思:形容河水金色闪耀,喻指美丽壮观的河流。
榴花(liú huā)的意思:比喻美丽而短暂的事物。
能仁(néng rén)的意思:能够行善、有仁爱之心
仁里(rén lǐ)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友善、和睦、互相帮助的关系。
无容(wú róng)的意思:没有容纳的余地,形容已经不能容忍或接受。
斜月(xié yuè)的意思:指月亮不是圆满的状态,而是呈现出一种斜倚或半圆形的形状。
新题(xīn tí)的意思:新的问题或挑战
叶齐(xié qí)的意思:指草木葱茏、繁盛茂密的样子。
云程(yún chéng)的意思:指旅途的路程非常遥远。
增饰(zēng shì)的意思:增加装饰,使其更加美观或华丽
诏辞(zhào cí)的意思:指皇帝或上级领导发出的命令、指示或通告。
征鼙(zhēng pí)的意思:指招募壮丁,征召士兵。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闻大夫的僧侣游历西天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佛教文化和自然美景的描述,以及对闻大夫精神追求的赞美。
"五竺能仁里,重游路不迷。诏辞丹凤北,身到白龙西。" 这几句描绘了闻大夫再次踏上前往佛教圣地的旅程,他的心中有着明确的目标,不会迷失方向。"五竺"可能指的是佛塔或寺庙,而"丹凤北"和"白龙西"则是具体的地理位置,象征着他向往的精神世界。
"野净榴花早,林暄贝叶齐。" 这两句描写了自然景色,春天的野地清新,榴花盛开,而树木间传来鸟鸣声,这是对旅途中美好景致的赞美。
"暮云程次阔,斜月笠前低。" 晚霞漫卷,行者在这广阔的自然环境中继续前进,斜月如同一顶帽子般覆盖着他的头顶,这两句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燕岭长衔雾,金河不贮泥。" 燕山之上的云雾悠长,而黄河的水流清澈,不受任何污染,这是对闻大夫内心世界的比喻,他的心如同这片净土,无需世俗尘埃。
"梵王分供食,戍校接征鼙。窣堵方增饰,祇园得遍跻。" 这几句似乎描述了闻大夫参与的一种佛教仪式或修行过程,其中充满着对佛教礼仪的尊崇和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
"无容带归锡,秦跸待新题。"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离别的情感,无需携带任何世俗的物品,只等待着新的启示或使命到来,这也许是诗人对闻大夫精神旅程的一种祝愿。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和对佛教文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闻大夫游历西天的壮阔画卷,以及诗人对他的精神追求的深切赞美。
丹心忠老母,白首媚萱堂。
万里提兵路,三苗葬子方。
桑田多变海,萱草独凌霜。
华洁凝秋色,葳蕤灿晚芳。
山灵驱毒蛀,神女靓明妆。
剥落千花后,舒迟百岁康。
如何龄九五,霞佩陟云房。
语罢成追暮,群然泪雨茫。
江南春旱鱼无泽,岁晏未曾腥鼎鬲。
今朝有客卖鲈鲂,手提见我长于尺。
呼儿舂取红莲米,轻重相当加十倍。
且作吴羹助早餐,饱卧晴檐曝寒背。
横戈负羽正纷纷,祗用骁雄不用文。
争如晓夕讴吟样,好伴沧洲白鸟群。
五叶初成椵树阴,紫团峰外即鸡林。
名参鬼盖须难见,材似人形不可寻。
品第已闻升碧简,携持应合重黄金。
殷勤润取相如肺,封禅书成动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