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吁(cháng xū)的意思:长时间的叹息或长长的呼吸。
传声(chuán shēng)的意思:传递声音,传播信息,传言流传。
淳俗(chún sú)的意思:淳朴而不矫揉造作,质朴而不浮夸。
峨冠(é guān)的意思:指戴着高高的帽子,象征显赫的地位或高贵的身份。
封章(fēng zhāng)的意思:指封存文件、封闭文件。
国命(guó mìng)的意思:国家的命运或国家的命令。
军须(jūn xū)的意思:指军队的胡须,比喻战争时期军人的严肃和严明纪律。
狂呼(kuáng hū)的意思:疯狂地大声呼喊。
良策(liáng cè)的意思:
◎ 良策 liángcè
(1) [good plan]∶好的计划
(2) [sound strategy]∶好策略流议(liú yì)的意思:指流传的议论、传闻。
民膏(mín gāo)的意思:指国家的财富,也可以指人民的血汗。
遣使(qiǎn shǐ)的意思:派遣使者或代表去执行某项任务或传达某个意图。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上都(shàng dōu)的意思:指皇帝定都或重要官员上任到首都。
声势(shēng shì)的意思:指声音和气势,形容声音大而威猛,气势雄壮。
失图(shī tú)的意思:指计划、图谋等没有实现或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
黠虏(xiá lǔ)的意思:指聪明机智、狡猾狡诈的人。
一长(yī ch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具有突出的才能、技能或成就。
- 鉴赏
这首诗《串夷》由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通过对“黠虏”的描绘与批评,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政策的深思熟虑和对国家利益的高度关切。
首联“区区黠虏敢狂呼,遣使峨冠谒上都。”开篇即点明了敌人的狡猾与嚣张,他们派遣使者带着高傲的姿态来到京城,试图挑战权威。这种行为不仅彰显了敌人的胆大妄为,也暗示了朝廷在处理边境事务时面临的严峻挑战。
颔联“辄出封章辞国命,妄传声势困军须。”进一步揭示了敌人的策略。他们通过传递虚假的信息,试图影响军需供应,以此来削弱国家的军事力量。这种手段不仅体现了敌人的狡猾,也反映了当时边防面临的复杂局势。
颈联“闭之塞漠为良策,啖以民膏是失图。”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第一种是封闭边境,阻止敌人的侵扰,这被视为一种有效的防御措施。然而,第二种策略则是以民脂民膏作为诱饵,试图通过牺牲民众的利益来换取暂时的和平。苏舜钦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反对,认为这是一种失策,因为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民众的利益,还可能动摇社会的根基。
尾联“淳俗易摇无自挠,每闻流议一长吁。”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风俗可能因外界压力而动摇的担忧。他每听到关于边疆问题的流言蜚语,都会发出长长的叹息,显示出他对国家稳定和民众福祉的深切忧虑。
综上所述,《串夷》一诗通过对黠虏行为的描述和对不同策略的探讨,展现了苏舜钦对边疆安全和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民众利益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月十二日晓发半壁店数里许闻前途有虎即追蹑之至南上落村虎跳入村院遣谙达明喜富英阿登墙发火器殪之诗以纪事
广陌何来虎,凌晨下远峦。
跃身入村院,阖户落心肝。
猛士双登壁,神枪叠掷丸。
技精连命中,殪此未云难。
南浦.浦滕王阁怀古
天高气爽,看平楚、落叶动秋声。
南国惊霜征雁,带影下寒城。
漠漠轻舟过雨,湿帆飞远、几点微星。
更萧条鸦集,陌头衰柳,残照万峰青。
瑟瑟江澄染练,忆从前、何事不凝情。
日月销磨今古,不见旧旗旌。
青雀黄龙何在,也阶除、惟有树长生。
叹去来、月上栏杆,空际水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