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咏史”为题,由明代诗人陈子壮所作,通过对比大树与蔓条的不同特性,以及借由“饥蛟”与“佽飞”的典故,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首句“大树无言自息机”,形象地描绘了大树的稳重与沉默,它不言不语,却能自然地平衡自身,象征着一种内在的和谐与力量。这里的“息机”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或内在的平衡状态,强调的是事物发展中的自然法则。
次句“蔓条有刺只钩衣”,则与前一句形成鲜明对比,蔓条虽然具有尖锐的刺,但其本质是攀附和伤害他物,暗示了某些人或事物可能表面上看似有某种优势或特点,但实际上却对他人造成困扰或伤害,强调了个人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后两句“诸君若畏饥蛟起,拔剑横流看佽飞”,运用了“饥蛟”与“佽飞”的典故。“饥蛟”比喻那些在困境中寻求生存、可能变得凶猛的人或事,“佽飞”则是古代传说中能够救助溺水者的人物,这里用来象征有能力帮助他人渡过难关的人。这两句诗警示人们,在面对困境或挑战时,不应只看到自身的利益,而应有勇气和能力伸出援手,帮助他人,同时也暗含了对有能力解决问题、助人为乐之人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对比和历史典故的引用,探讨了个人行为与社会关系、内在力量与外在挑战之间的复杂关系,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积极、助人为乐的态度,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内相先生题其名曰蜀鲜于氏卓绝之堂某以此八字为韵作八诗盖鲜于公顷尝俾某赋之而三子以求其诗故原其古而美其今以颂美之·其四
功高翊戴重,锡土仍命氏。
蝉冕旧传家,龙衮式增贲。
谁云五世泽,久袭万钟贵。
非惟赖先庆,奕叶艺忠义。
又九月十四日登秋风阁以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为韵分得馀静二字·其一
缪蹈江海迹,吾生靡怀居。
役车窘阴雨,蒸腐败衣袽。
晨昏霤声中,我怀何时舒。
秋阳出顽云,杲杲照我裾。
言登秋风阁,乘兴安可徐。
猗纡下铜鞮,缥缈凌紫虚。
锦叶眩林表,金包垂霜馀。
栖苴寄榛莽,潦痕在菰蒲。
我游获所适,况乃弗为鱼。
放意宇宙间,所至皆吾庐。
沁园春·其一自和即事
雨抹晴妆,修眉镜清,寸碧翠浓。
对蒹葭尽处,丛丛烟树,池塘侧畔,面面芙蓉。
千百栖乌,两三过雁,时有婆娑一笛风。
斜阳里,更青帘半卷,在小桥东。佳人何日重逢。
问还肯扁舟载酒从。
笑平生劲概,寸心如铁,中年老态,两鬓成蓬。
荷锸栽蔬,腰镰刈稻,且寄西郊图画中。
空回首,望五湖鸥鹭,心事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