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笾铏(biān xíng)的意思:形容人们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卜世(bǔ shì)的意思:预测未来,占卜命运。
晨光(chén guāng)的意思:晨光指早晨的阳光,也用来比喻新的希望和美好的前景。
典重(diǎn zhò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举止庄重端正。
躬亲(gōng qīn)的意思:亲自去做,亲自去参与。
鼓响(gǔ xiǎng)的意思:指战鼓声响,表示战争即将开始或气氛紧张。
祭典(jì diǎn)的意思:指庆祝或纪念某个重大事件或节日而举行的盛大活动。
履霜(lǚ shuāng)的意思:履行艰难的任务或冒险的行动。
祈年(qí nián)的意思:祈祷丰收的年景,寓意希望来年能够有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磬管(qìng guǎn)的意思:比喻言辞严厉,刚正不阿。
三王(sān wáng)的意思:指三位具有统治地位或权威的王者。
绳绳(mǐn mǐn)的意思:形容事物连绵不断,不绝。
祀奉(sì fèng)的意思:祭祀、供奉
太室(tài shì)的意思:指官员的住宅,也泛指官员家庭。
午门(wǔ mén)的意思:指官僚制度中的高门阀,也泛指权贵集团。
心源(xīn yuán)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深处的根源,也表示心灵的源泉或思想的起源。
奕祀(yì sì)的意思:指祭祀典礼庄重隆重,仪式庄严肃穆。
一脉(yī mài)的意思:指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关系。
执事(zhí shì)的意思:指负责执行事务的人,也指担任公职或私事的人。
重三(zhòng sān)的意思:指重视第三者的意见或建议。
宗潢(zōng huáng)的意思:指祖辈留下的家产或财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在孟冬时节参与太庙祭祀活动的情景。开篇“午门鼓响散晨光”,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清晨仪式开始的庄严氛围。接着,“太室修烝继履霜”则暗示了祭祀活动的持续与传承,如同履霜而行,象征着对先祖的敬仰与遵循。
“僾忾心源承一脉,躬亲祭典重三王”两句,表达了皇帝亲自参与祭祀,承继先王之德,强调了对家族血脉和传统礼仪的重视。接下来,“宗潢执事笾铏肃,韶乐陈庭磬管将”描绘了祭祀现场的庄严肃穆,笾、铏等礼器的摆放,以及韶乐的演奏,都体现了仪式的隆重与典雅。
最后,“讵止祈年兼卜世,绳绳奕祀奉萁芗”则点明了祭祀不仅仅是为祈求丰收与国泰民安,更是为了传承祖先的事业,延续家族的香火。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皇家祭祀的庄重与神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继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音诗·其一
金风荡炎暑,六合气已清。
石崇南山高,晨起见峥嵘。
丝垂虫就茧,彼各有所营。
竹实不足饱,凤凰尚饥鸣。
匏瓜固贱草,引蔓上高城。
土地之所宜,结子如瓶罂。
革带守空文,岁月逝可惊。
木落行且秀,欣欣候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