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大功非细,人亡德则存。
西风寄双泪,吹到秀峰原。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杨万里所作,通过对亡友刘世臣的悼念,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感和对德行高尚者的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句“策第仍为邑”表现了诗人对于故乡或旧地依然如昔日般存在的感慨,暗示着时间流逝,但记忆却历久弥新。“于公未足论”则表达了对已去之人的怀念和不舍。
“眼中无佛国”一句,借用佛教的概念,说明在诗人心中,那个朋友如同净土一般纯洁高远,不可触及。紧接着的“户外即韩门”,则是通过具体景象,描绘出诗人与亡友共处时的情境,如今却只能在门前回忆。
“道大功非细”一句,表明伟大的成就和努力不在于琐碎之事,而是在于深远的影响和精神上的传承。接着的“人亡德则存”,则是说尽管人去世了,但他的美德和精神却永存。
最后两句,“西风寄双泪,吹到秀峰原”通过自然景象——西风,将诗人的悲伤之情寄托出去,至远方的山野间。这里的“双泪”代表对朋友深切的哀思,而“秀峰原”则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故乡和亡友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永恒怀念,以及对精神遗产的传承。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以深沉的情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