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因风雪夜,重宿古松门。
玉有疑休泣,诗无主且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寓居岳麓谢进士沈彬再访》。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十分丰富,让我们逐句解读:
"去岁来寻我,留题在藓痕。"
这里描述的是一年前朋友来探望时的情景,朋友留下了墨迹作为纪念,这些墨迹就像是在古老的苔藓上留下的痕迹。
"又因风雪夜,重宿古松门。"
诗人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再次寻访那座古老的松林之门。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透露出诗人的怀旧情怀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
"玉有疑休泣,诗无主且言。"
这两句充满了诗意,表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尽的思索。“玉”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纯洁或友谊,“疑休”则是怀疑是否会再次相遇;“泣”代表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第二句中的“言”指的是诗人的诉说,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无法找到归宿。
"明朝此相送,披褐入桃源。"
最后两句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告别,诗人可能要和某位亲友或志同道合的人分开。在“披褐”一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决心和对未来某种理想世界的向往——“桃源”,在中国文学中常常象征着一个美好的、远离尘世的仙境。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谊与怀旧之情,也展现了他对于自然环境的细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通过对友人的寻访和告别,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