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鲥 鱼 明 /何 景 明 五 月 鲥 鱼 已 至 燕 ,荔 枝 卢 桔 未 应 先 。赐 鲜 遍 及 中 珰 第 ,荐 熟 谁 开 寝 庙 筵 。白 日 风 尘 驰 驿 骑 ,炎 天 冰 雪 护 江 船 。银 鳞 细 骨 堪 怜 汝 ,玉 筯 金 盘 敢 望 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冰雪(bīng xuě)的意思:形容极寒冷的天气或环境。
驰驿(chí yì)的意思:指迅速行驶的马车,比喻消息传递迅速。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金盘(jīn pán)的意思:形容非常珍贵或重要的东西。
荔枝(lì zhī)的意思:指事物的内外不相称、不协调,形容事物的外表与内在状况不一致。
卢橘(lú jú)的意思:卢橘是一个形容人办事不谨慎、不小心而导致失败或损失的成语。
寝庙(qǐn miào)的意思:比喻官员不务正业,只顾睡觉和享乐。
天冰(tiān bīng)的意思:指冰天雪地,形容寒冷的天气。
未应(wèi yìng)的意思:没有回应,没有应答
炎天(yán tiān)的意思:非常炎热的夏天
驿骑(yì qí)的意思:指驿站的骑兵,也泛指驿站的官吏,比喻传递消息或物品的使者。
银鳞(yín lín)的意思:形容鱼鳞般闪亮的东西,也比喻珍贵的东西。
玉筯(yù zhù)的意思:形容女子手指纤细如玉筯,美丽纤巧。
中珰(zhōng dāng)的意思:中珰指的是中间有障碍物,无法通行。
- 注释
- 鲥鱼:产海洋中,春夏之交为产卵期,方溯河而上,南方江河中多有之,以江苏镇江市之金山、浙江之桐庐县等处所产为最有名。
燕:指北京,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自南京迁都于此。
卢橘:《文选》注为枇杷。
《本草纲目》李时珍注为金橘。
此应指枇杷。
先:抢先。
鲜:时鲜食品。
及:到。
中珰:宦官。
珰,冠饰。
第:宅第,府第。
荐:无牲而祭曰荐,指时鲜祭品。
开:设,此指主持。
寝庙:即宗庙,前为庙,后为寝。
筵:筵席。
风尘:风沙。
驰:奔驰。
江船:江中之船,此指送鱼船。
玉筯金盘:皇帝赐臣下食物所用器物。
筯,同“箸”。
敢:岂敢。
望:盼望。
传:颁赐,赏赐。
- 翻译
- 五月的鲥鱼已从江南运到北京,荔枝和卢桔也未能抢先。
皇帝赏赐的时鲜食品遍及到宦官宅第,时鲜祭品已熟有谁来主持宗庙的筵席。
尽管风沙满天,送鲥鱼的驿骑仍在奔驰,遇上炎热的暑天就在江上送鱼船里用冰雪护着鲥鱼。
白色的鱼鳞细嫩的鱼刺实在令人喜爱,又岂敢盼望皇帝赏赐那玉箸金盘。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鲥鱼》描绘了初夏时节鲥鱼的珍贵与朝廷赏赐的场景。首句“五月鲥鱼已至燕”,点出时令,鲥鱼作为江南名产,五月已抵达京城燕地,暗示其时令鲜美。次句“荔枝卢橘未应先”则以荔枝和卢橘尚未成熟来衬托鲥鱼的早到。
诗中“赐鲜遍及中珰第”一句,反映了鲥鱼作为贡品被广泛赏赐给朝廷官员,尤其是中珰(宦官)之家,体现了皇家的恩惠。而“荐熟谁开寝庙筵”则进一步延伸,暗示鲥鱼也被用于祭祀祖先的祭品,地位尊崇。
“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两句,通过对比夏日炎热与运送鲥鱼过程中的艰辛,凸显了对这种珍稀鱼类的呵护与重视。最后,“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箸金盘敢望传”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鲥鱼的赞美与珍视,认为其洁白如银的鳞片和细嫩的肉质值得人们用最好的餐具来享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鲥鱼的鲜美和宫廷的赏赐,同时也寓含了对物华天宝的感慨和对皇家恩典的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