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倒行(dǎo xíng)的意思:指行进方向与正常相反。
非是(fēi shì)的意思:不是;并非
佛法(fó fǎ)的意思:佛教的教法和教义。
家珍(jiā zhēn)的意思:指家庭中珍贵的人或物品。
岂可(qǐ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不能、绝不。
实是(shí shì)的意思:真实、确实
外求(wài qiú)的意思:指通过外部寻求帮助或解决问题。
无形(wú x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没有明显的形状或外表,但存在实质或影响力。
无念(wú niàn)的意思:没有任何杂念,心无旁骛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虚妄(xū wàng)的意思:虚假而妄自尊大的表现。
有相(yǒu xiāng)的意思:指有某种特定的样子、特征或特点。
自家(zì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或自己的事情。
总是(zǒng shì)的意思:始终如一,一直都是这样
- 鉴赏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僧人庞蕴之手,体现了佛家禅修的理念。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偈深刻地表达了对内心修行的重视,以及对于外在形式和追求的批判。
“外求非是宝,无念自家珍。” 这两句强调的是,真正的宝贵之物并不是通过外部寻找所能获得,而是源自于内心本有的智慧与真理。这种思想呼应了佛教中对内观和自我认识的重视。
“心外求佛法,总是倒行人。” 这两句则指出,如果一个人将注意力放在外在的佛法追求上,而忽略了内心的觉察,那么他的修行就像是走错了路一样,是一种倒退的行为。
“般若名尚假,岂可更依文。” “般若”是智慧的同义词,这里提到即使是被称为智慧的教诲,也可能只是暂时和表象性的。诗人警示我们不要过分依赖文字或理论,而应该追求直接的体验和悟性。
“有相皆虚妄,无形实是真。” 这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教中的“空”概念,强调任何具有形式或特征的事物都是不真实的,只有超越形式和概念的无形之境才是真正的现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偈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引导读者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刻反思,提醒我们要警惕外在追求的虚幻,而应当寻找内在的真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