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一四九》
《诗偈·其一四九》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外求非是宝,无念家珍

心外求佛法总是倒行人。

般若名尚假,岂可更依文。

有相虚妄无形实是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倒行(dǎo xíng)的意思:指行进方向与正常相反。

非是(fēi shì)的意思:不是;并非

佛法(fó fǎ)的意思:佛教的教法和教义。

家珍(jiā zhēn)的意思:指家庭中珍贵的人或物品。

岂可(qǐ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不能、绝不。

实是(shí shì)的意思:真实、确实

外求(wài qiú)的意思:指通过外部寻求帮助或解决问题。

无形(wú x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没有明显的形状或外表,但存在实质或影响力。

无念(wú niàn)的意思:没有任何杂念,心无旁骛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虚妄(xū wàng)的意思:虚假而妄自尊大的表现。

有相(yǒu xiāng)的意思:指有某种特定的样子、特征或特点。

自家(zì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或自己的事情。

总是(zǒng shì)的意思:始终如一,一直都是这样

鉴赏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僧人庞蕴之手,体现了佛家禅修的理念。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偈深刻地表达了对内心修行的重视,以及对于外在形式和追求的批判。

“外求非是宝,无念自家珍。” 这两句强调的是,真正的宝贵之物并不是通过外部寻找所能获得,而是源自于内心本有的智慧与真理。这种思想呼应了佛教中对内观和自我认识的重视。

“心外求佛法,总是倒行人。” 这两句则指出,如果一个人将注意力放在外在的佛法追求上,而忽略了内心的觉察,那么他的修行就像是走错了路一样,是一种倒退的行为。

“般若名尚假,岂可更依文。” “般若”是智慧的同义词,这里提到即使是被称为智慧的教诲,也可能只是暂时和表象性的。诗人警示我们不要过分依赖文字或理论,而应该追求直接的体验和悟性。

“有相皆虚妄,无形实是真。” 这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教中的“空”概念,强调任何具有形式或特征的事物都是不真实的,只有超越形式和概念的无形之境才是真正的现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偈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引导读者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刻反思,提醒我们要警惕外在追求的虚幻,而应当寻找内在的真理。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题圣龙泉时方避贼山中

泉声来自古龙湫,山底惊雷万壑秋。

溅雹打窗空破梦,飞流无尽不湔愁。

(0)

毅师以次卿诗编见示以二诗还之·其一

云锦当年事,伤心不忍思。

江寒收骨后,山晚断魂时。

直节君何恨,天心我独疑。

老怀无处著,更复把君诗。

(0)

次韵常元明西坑见寄二首·其二

南来贼骑欲凌川,北岭人家自烧原。

闻道西坑堪避地,拟寻鸡犬问桃源。

(0)

次韵草堂主人雨中十首·其九

浴凫飞鹭下横塘,花过莺归草自长。

恰似碧鸡坊口望,浣花溪上一茅堂。

(0)

次韵草堂主人雨中十首·其七

乱来岁月总如流,头白江村不奈愁。

老罢此身何处着,尚堪同倚雨中楼。

(0)

次韵罗仲共山村题咏十首·其四

老去家无定,名高席未前。

如君尚穷约,谁与问苍天。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